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斯万特·佩博

瑞典遗传学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万特·佩博
Remove ads

斯万特·佩博瑞典语Svante Pääbo,1955年4月20日),瑞典生物学家演化遗传学权威专家。作为古遗传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在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英语Neanderthal genetics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3][4]。现服务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暨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院大学[5]

事实速览 斯万特·佩博Svante Pääbo, 出生 ...
事实速览 “Svante Pääbo”的各地常用译名, 中国大陆 ...

202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其在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领域的研究发现有重大贡献[6][7]

Remove ads

生平

早年

出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父亲苏恩·伯格斯特龙(198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的私生子,他的母亲卡琳·佩博(Karin Pääbo)是爱沙尼亚化学家。佩博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弟Rurik Reenstierna, 也出生于1955年[8]

他于1986年在乌普萨拉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腺病毒的E19蛋白质如何调节免疫系统[9]。1986-1987年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II做博士后研究。1987-1990年,佩博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研究和事业

Thumb
佩博在2014年诺贝尔会议上

佩博被称为古遗传学的创始人之一,古遗传学是一门利用遗传学方法研究早期人类和其他古代种群的学科[10][11]。1997年,佩博及其同事报告了他们对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mtDNA) 的成功测序,该线粒体DNA来源于尼安德河谷费尔德霍夫石窟中发现的一个标本[12][13]

2006年,佩博宣布了一项重建尼安德特人整个基因组的计划。 2007年,他被《时代》年度全球最有影响力百人之一[14]

2009年2月,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年会上,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宣布完成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英语Neanderthal genetics的初稿[15]。与454生物科学合作对超过30亿个碱基对进行了测序[16]

2010年3月,他和同事发表了一篇对在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中发现的指骨进行基因分析的论文,结果表明这块指骨属于已灭绝的未知人属,即丹尼索瓦人[17]这发现使他获得2022年诺贝尔医学奖[6]

佩博曾于1992年获德国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奖。1997年起,一直担任在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18][19][20]。2008年,被《新科学家》评为8位年度科学英雄之一。他还是美国、瑞典等国家科学院院士。[21]

私人生活

在他2014年科学书籍/自传《尼安德特人:寻找失落的基因组》中,佩博出柜双性恋——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同性恋,但却爱上了一个相当“男孩子气”的女性灵长类学科学家Linda Vigilant。两人在莱比锡结婚,育有一子一女[22][4]

著作

获奖与荣誉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