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人民军

菲律宾共产党的武装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人民軍
Remove ads

新人民军菲律宾语Bagong Hukbong Bayan)是菲律宾国内的一支反政府武装,隶属于菲律宾共产党,致力于反对菲律宾政府的武装斗争。新人民军成立于1969年3月29日,最初的发起人包括何塞·马利亚·西松贝尔纳维·布斯盖诺。目前被菲律宾[6][7]美国[8]欧盟[10]日本[9]新西兰[11]列为恐怖组织

事实速览 新人民军, 创始者 ...
Remove ads

前身

1920年代,菲律宾农民与农村问题严重,共产主义势力应运而生。问题最严重的吕宋中部是共产主义势力最强的地区。1930年,路易斯·塔鲁克何塞·拉瓦成立了亲苏联菲律宾共产党

第二次世界大战菲律宾抗日战争中,菲律宾共产党于1942年组织了抗日人民军(也称为虎克军),以游击战对抗日本。二战后,菲共于1950年将其改名为人民解放军(但习惯上仍称虎克军)。

1950年代,当时之国防部长(1953年成为总统)拉蒙·麦格塞塞有效的镇压绥靖虎克军。麦格塞塞了解虎克军支持者背后之社会困境,所以设法提高武装部队素质,一方面与虎克军作战,一方面设法改善军民关系,为政府拉拢乡村与虎克军较外围的士兵。虎克军逐渐失去武力与群众基础,1954年,旧一代领袖包括塔鲁克与拉瓦都投降被捕。麦格塞塞将一些虎克军士兵“安置”到南部棉兰老岛等地。[12]如此虽然维持当时的安定,却也造成当地摩洛人的问题。

Remove ads

历史

何塞·马利亚·西松在1968年另立亲北京的新的菲律宾共产党。1969年3月29日,以贝尔纳维·布斯盖诺的团体为基础成立新人民军,进行游击战。从约35名成员、仅10支步枪,到1980年代增长至约26,000名成员,新人民军在菲律宾全国活动。

在1970年代新人民军出现两大转变。一是当时中国在邓小平实用政策下停止“输出革命”,新人民军立场因而由亲中转向菲律宾民族主义。二是马科斯总统执政后,以左派人士威胁国家为由宣布戒严。期间马科斯纵容亲信贪腐,引起广大不满,新人民军势力因而迅速扩张。新人民军在政府无法控制的地方收税治理,并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合作。政治上则以民族主义为立场,反对日本投资、以经济为由排斥华裔菲律宾人、并且反对美国干涉。[12]

1985年大选

在1985年大选中,菲律宾共产党通过新爱国联盟参选。1986年,科拉松当选总统。科拉松总统任内曾和菲律宾共产党进行和谈,未果。[13]另一方面,菲律宾武装部队部分军官因为强烈反对和谈与其他原因,于1987年8月28日发动兵变。兵变虽未成功,但对新人民军和谈因此停止。在此期间,新人民军也开始攻击美军。[14]

2001年后

2001年九一一袭击事件后,美国加强反恐政策,将新人民军列为恐怖组织。新人民军与菲律宾政府军冲突不断,同时阿罗约政府也一直在欧洲与菲律宾共产党代表进行断断续续的和平谈判。

2013年1月,新人民军取消与政府的停火协议[15]。约有3,500名新人民军武装分子主要在菲律宾乡村、山区等地进行反政府活动。[来源请求]

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2016年上任后,致力于推动政府与菲共之间的和平谈判,但和谈时断时续。

武器情形

与大多数共产党军队一样,新人民军的装备以苏式武器体系为主,以轻武器、少量轻型火炮和各型汽车为主,多半来自中国、越南、苏联,还有少量来自朝鲜和其他东欧国家。其中苏联、朝鲜和其他东欧国家并未直接供应任何武器(新人民军组建于中苏交恶文革开始之后的1969年,此时苏联实行对美缓和政策承认菲律宾政府),因此其事实上的武器供应国仅为中国以及当时与中国关系紧密的越南。其中中国为获得苏联军事援助数量最多的国家,后虽与苏联关系交恶,但仍时常有军事交流存在,依然可以购买到当时的新型苏制现役常规武器;越南则因越南战争而获得中国和苏联、朝鲜及东欧各国提供的大量军事援助,因此两国曾有较为充足的武器和弹药供应新人民军;另有缴获自菲律宾政府军的美式、以色列制和德式武器。

状况

2002年8月9日,新人民军被美国国务院指定为外国恐怖主义组织。

新人民军战士接受退伍军人的战斗训练和毛主义意识形态培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尊重人权和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全面协定》。新人民军部队的一个单位一般由15至30名战斗人员组成。另有由50至60名战斗人员组成的特别武装单位。[16]新人民军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棉兰老莫洛伊斯兰教解放阵线建立了不完全的联盟,使其部队能够通过对方的领土。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