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城群力放水洞
山东省省级文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城群力放水洞,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新城街道白云山山麓,是一座人工开凿的水利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010年,列入第三批泰安市文物保护单位[1]。2015年6月23日,列入第五批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文物保护单位分类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3][4]。
介绍
肥城以桃闻名。肥城白云山以南是该市主要的农业区,生产粮食与桃;同时因其桃树众多,亦是风景区。然而,肥城主要水系康王河位于白云山以北,引水困难。因此,凿通一条白云山穿山隧道,将缓解白云山南侧农业区缺水问题。
1960年1月15日,群力放水洞主体部分开工;4月25日,穿山隧道凿通;5月初整体竣工。1960年5月4日,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群力放水洞由山北侧“五级扬水站”以及山中、山南侧的主体部分共同组成。 主体部分呈南北走向,由一条长410米的白云山穿山隧道,一条长30米的引水渠道以及一个边长10米的蓄水池组成。穿山隧道北侧入水洞位于白云山北侧中部,南侧出水洞位于白云山南侧山脚下,呈北高南低;末端蓄水池设计容量1000立方米,北侧有一个注水口连接前端引水渠道,东侧、西南侧各有一个放水口。 为使康王河水到达白云山半山腰通过穿山隧道,该工程配套修建了一条从康王河到白云山,长2400米的干渠以及五级扬水站。每级扬水站配有柴油发动机、水泵各一台。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北侧“五级扬水站”遭到破坏,最终废弃,该工程失能。1969年,肥城县在白云山南侧的尚里(即东尚里、西尚里、南上里)打三眼水井,彻底解决了缺水问题,该工程因而废弃。白云山穿山隧道及以南的工程主体部分保留至今。
该工程的穿山隧道主要使用风动凿岩机开凿。
穿山隧道南侧出水洞上方有仿古建筑一座,西侧、东侧各刻有碑文《英雄颂》《群力赞》,以纪念该工程。上方“群力放水洞”五个大字,由时任山东省委书记舒同题写。
Remove ads
参考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