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田科技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田科技城,为香港政府发展中的创科基础设施计划[1],位于北部都会区的核心地带,毗邻深圳皇岗福田的创科区域,旨在成为香港与深圳跨境协作的创科枢纽。

概况

为配合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为国际创新及科技(创科)中心[2],2021年发表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新田科技城的构想。该项目总发展面积达626公顷,其中约300公顷规划为创科用地,与深圳河对岸的深圳科创园区规模相若,预计可容纳约700万平方米的总楼面面积,相当于17个香港科学园。新田科技城分为“创新科技园区”及“新田市中心”两大主要部分,前者集中创科产业发展,后者则提供住宅及社区配套。

新田科技城的发展策略定位为与深圳科创园区产生协同效应[3],推动香港“南金融、北创科”的产业布局。项目涵盖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河套区)及周边用地,并规划两条过境铁路连接,包括拟议的北环线支线及现有的落马洲支线。政府预计项目将提供约16万个就业机会及5万个住宅单位。

2024年5月,环保署署长有条件批准新田/落马洲发展枢纽环评报告,但遭环保团体批评报告存在技术评估错误及违反法定要求,形容为“史上最马虎环评”[4]。同年9月,项目环评报告面临司法复核挑战,但政府强调将继续推进工程,并计划于2026年完成首批创科用地平整。

项目进行为期2个月的公众咨询,共接收1618份申述,其中93%为反对意见,主要来自环保团体如长春社香港观鸟会;支持意见占6%,多来自商会及专业机构[5]。政府回应称将设立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以补偿生态影响,并强调“发展与保育并行”的原则。

Remove ads

争议

环团认为社会未有进行讨论下,剔除约247公顷的湿地保育区和缓冲区,一并纳入新田科技城发展,当中四成范围(约90公顷)将被填塘发展,是立下坏先例。其后有10个环保团体联署向政府。他们亦指项目眼中影响后海湾生态,包括最濒危哺乳类动物欧亚水獭、全球不多于700只的青头潜鸭黑脸琵鹭等。同时批评负责项目的土拓处,只用“唧牙膏”的方式发布资料。不过规划署指环评报告证明透过三宝树湿地保育公园补偿是可行。[6]而环保署表示所有环评报告均严格按照《技术备忘录》规定。[7]

司法复核

2024年8月,社工谢世杰曾经就环保署有条件批准新田科技城环评报告入禀司法复核,不过由于法援申请一直未获批,到同年11月申请搁置法律程序,但遭到被拒绝。[8]其后他遭恐吓而申请退出案件,改为由前区议员陈嘉琳接手。2025年4月11日,高院驳回陈嘉琳的替代申请,认为她过去并无就环评发表意见,同时指两人没有展示足够的利益一致性。

参考资料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