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庄杨贡之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莊楊貢之亂
Remove ads

新庄杨贡之乱戴潮春事件新庄杨贡、桃园杨德源起兵响应戴潮春的起事行动,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三月淡水同知秋曰觐大墩乌日庄之役中阵亡,导致台湾北部争相作乱,杨贡和杨德源遂于四月率部攻进艋舺县丞署,最后杨德源被杀害,杨贡也被时任新庄县丞郭志纬斩杀。[1][2]

事实速览 新庄杨贡之乱, 日期 ...

背景

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冬,戴潮春事件领导人戴潮春开始结会倡乱[3]台湾道孔昭慈奉檄时任淡水同知秋曰觐帅师征讨戴朝春,此为大墩乌日庄之役之始[3]。但秋曰觐在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于战役中阵亡[2],导致台湾北部开始处于动乱之中[1]

交战过程

叶春诱杀杨德源

同治元年(1862年)农历四月[2],新庄杨贡,桃园杨德源起兵响应。杨德源原本担任桃涧堡总理一职,因种种原因而被革职,他便成群结党,搜刮富户财产。枋桥(今新北市板桥区)富商、林本源家族成员林维让林维源兄弟对此非常担忧,便与亲戚林国芳的门客叶春讨论如何征讨杨德源。叶春将自己想出的计谋告知桃园的仕绅、耆老,允许让杨德源再度担任总理,还请艋舺县丞郭志纬授予其木戳。杨德源十分开心,举办盛大的酒会庆祝,叶春命令状士趁夜杀掉他,将其头颅悬挂在枋桥城的西门之上[4]

郭志纬斩杀杨贡

另一方面,杨贡率众攻入艋舺县丞署,但被郭志纬所捕获,将其斩杀[1][5][3],此战役落幕。当时,鹿港联庄战役正进行中,但戴军军队见到冲西坪至泉州街一带的乡勇,心生畏惧,又听闻杨贡被杀的消息,便开始收兵撤退[5]

后续影响

Thumb
新庄武圣庙正面照

事件平定后,郭志纬因感念新庄武圣庙神灵庇佑,使地方肃靖[1],于是在同治元年(1862年)发起重修武圣庙[6],并由绅士高国瑞等人进行重修工程[1],于同治七年 ( 1868年 ) 竣工[6],并于后殿回廊两端竖立“重兴武庙牌记”、“武庙置产功德牌记”两块木碑,以兹纪念[6]

Thumb
重兴武庙牌记
Thumb
武庙置产功德牌记

重兴武庙碑记

Remove ads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