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方声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方聲濤
Remove ads

方声涛(1885年—1934年7月4日),字韵松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华民国建国初期的政治人物。[1]

事实速览 方声涛, 籍贯 ...

生平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留学日本,入东京振武学校学习陆军。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归国后任云南讲武堂教官,其学生包括朱德等人。后来还曾任广西兵备处会办等职。1913年“二次革命”中,在江西参加讨,任李烈钧部旅长。1915年底,赴云南,任护国军第二军(军长李烈钧)第二梯团团长,入广东驱逐龙济光,任驻粤滇军第四师师长,驻广州及附近地区。[1]

1917年7月,在护法战争中,被孙中山任命为广州卫戍司令,其间接纳了为逃避李厚基的迫害而离开福建郑祖荫;10月,随李烈钧率滇军征闽,任第六军军长,后被刺受伤。1918年3月,接任代理征闽靖国军总指挥[2],他与陈炯明分作南北两路攻向福建,可是二人产生矛盾[3]。1919年,因靖国军杜起云兵变,赴上海。1921年,在上海组织福建自治促进会,宣传“闽人治闽”;不久,回福建组织福建自治军。1923年初,孙中山任命方声涛为福建民军总司令。1924年春,在大田成立闽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9月,赴广东韶关,任孙中山大本营参谋长。1926年,在北伐中,方声涛派吴澍到上海劝说北洋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反正。1927年,任福建政务委员会委员、代主席。方声涛治下的福建,省政府的政令仅达福州附近和闽南漳浦等10余县,闽北卢兴邦闽西郭凤鸣钟绍葵、沿海海军陆战队等,皆割据一方,截留财政,自命官吏[4]。1932年,十九路军进入福建,改组省政府,方声涛到福州涌泉寺出家。[1]

1934年7月4日,方声涛因败血症病逝于上海[1]

Remove ads

家庭

其同辈家人中一共有6人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方声涛的七弟方声洞亦为知名清末政治人物,参加了黄花岗起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1]

争议

民国十九年(1930年),方声涛在担任福建省政府代主席时说:“三条簪是蛮俗,有伤风化。”于是叫福州警察局下令严禁,并强行制止,见有如此打扮进城的,当街拔下她们的头簪,扭曲丢弃。此行为招致当地福州传统女性的不满,发动了一场“三把刀”农妇挑粪大闹省城警署的风波,之后本土福州市民大骂方声涛是:“读书读遘股川底”(读书读到屁股沉到河底)[5][6]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