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日本驻泰国大使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日本驻泰国大使馆(日语:在タイ日本国大使館;泰语:สถานเอกอัครราชทูตญี่ปุ่นประจำ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是日本派在泰国的最高外交代表机构,位于曼谷巴吞旺县内的无线电路177号。日本在泰设置代表机构可追溯至1897年开张的日本公使馆,其在1941年时改设大使馆、成为诸国驻泰使馆中率先升格为大使馆者之一。虽然大使馆曾因1945年日本战败而一度裁撤,但日本政府于1951年重回曼谷增设在外事务所(驻外办事处),继而在1952年重开了大使馆,历经几度迁址后,于2006年搬入新馆办公。日本驻泰使馆以特命全权大使作为馆长,下辖政治、经济和领事等数个部门,并与泰北的日本驻清迈总领事馆并列日本在泰两大使领馆。
Remove ads
沿革
日本与泰国(旧称暹罗)在1887年9月26日签署友好通商宣言[1],借此建立了外交关系[2],而日本外务省于移民增加、保护在泰日人等考量之下,也开始决定在当地设置日本领事机构。1896年2月29日,日本众议院以多数决赞成设馆建议案后,开馆的预算也开始进行安排[3]:p25。1897年3月31日,日本正式通过了首任驻办公使稻垣满次郎的任免令[4],并于同年在曼谷的东方酒店内开设临时公使馆[5]。1903年10月10日起,日本使节的地位正式提升为特命全权公使,其驻馆级别又在1941年8月16日时,因为日泰关系增进而改为大使馆规格[6],为各国驻泰使馆中率先升格者之一[7]。大使馆建筑在1944年2月10日的曼谷空袭期间曾因盟军轰炸而损毁[8],而战争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使馆更遭到关闭,大使山本熊一也于1946年6月15日遣返回日[9]。
1950年12月26日,日本政府于内阁会议上确定了“日本政府在外事务所增置令”的修定政令,并决定于曼谷新辟事务所,内定所长人选——通商产业省杂货输出课课长铃木耕一[10]在1951年3月22日到任[9]。1952年日泰邦交恢复[2],日方遂从该年4月28日起废除事务所、重开大使馆,第一代大使太田一郎则于11月15日履新[9]。1968年,大使馆馆址从曼谷的沙吞县[3]:p209转移到碧武里新路上[3]:p56,2006年11月27日后,又为了将主馆与分散在市内其他地点的领事部、宣传文化部等使馆下属机构进行统合,而迁移至曼谷地铁是乐园车站周边、无线电路177号的新馆内运作[11][12]。原本与大使馆共用碧武里新路旧址的日本外务省国际协力机构(JICA)驻泰事务所也跟着搬到曼谷别处的高级大楼内办公[13]。
Remove ads
组织与职掌
日本驻泰国大使馆的职责为保护日本人、促进日泰关系和国际社会合作,编员包括日籍馆员约60人、本地雇员约100人。馆内分为总务部(协调、预算、人事、警备、设备相关事务)、领事部(护照、证明书、事件处理等公民服务及签证发放)、国际机构部(日方与在泰国际机构关系)、政务部(掌握泰国及周边情势、日泰政治关系)、经济部(贸易投资等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及宣传文化部(文化事业、报导对策、留学等交流事务)[14]。
除了曼谷的大使馆本馆之外,日本驻泰使领馆尚有该国北部清迈的日本总领事馆[15]。日本原先仅从曼谷派大使馆参赞(兼领事)和理事官到当地出差,而日本外务省在1999年8月27日时,顾及当地为湄公河流域开发据点、日企进出增加,并可就近搜集毒品问题及缅甸难民问题等相关情报,而决定了新设领事馆的方针[16]。总领事馆后于2004年开张[17],领务辖区包含清迈府、南奔府、清莱府、帕夭府、湄宏顺府、楠府、帕府和程逸府等8个泰北行政区[18]。
Remove ads
历任馆长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