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星协
天文物體類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星协是一种与疏散星团和球状星团比较,组织都非常松散的恒星集团。与其他种类星团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大小(大约200到300光年)。

星协通常包含10至100颗或更多的恒星,这些恒星有着共同的起源,但它们之间的引力束缚已经解除,只是仍在太空中一起运动。星协的成员通常还需要用化学成分来鉴定:光谱型大致相同、物理性质相近的恒星组成,是具有物理联系的恒星,具有很高光度的年轻恒星(数千万年)组成结构很松散的恒星集团。
星协的概念由亚美尼亚(当时属于苏联)天文学家维克托·安巴楚勉于1947年提出[1][2][3]。常规的星协名称是使用它们所在的星座(或星座们) 的名称、类型,有时还会使用数字来识别。
类型
维克托·安巴楚勉首先根据恒星的性质将星协分为两种:OB星协和T星协[2]。第三种,R星协,是后来由西德尼·范登贝赫提出,认为它与反射星云有关[4]。
OB、T、和R星协常形成年轻恒星群的连续集团,但现在还不清楚它们是演化的序列,还是代表其它因素的作用[5]。有些星协还同时显示OB和T的性质,因此在分类上常造成困扰而不明确。
称为OB星协的年轻星协,将包含10〜100颗类型为O型或B型的巨大恒星。它们被认为是在巨分子云内同一个小区域内形成的,而一旦周围的尘埃和气体被吹走,剩下的这些恒星就会变得松散并开始漂移[6]。人们相信银河系中大多数恒星都是在OB星协内形成的[6]。
O型恒星是短命的,根据恒星的质量,大约在100万到1,500万年后会以超新星的形式终结。因此,OB星协一般只有几百万年甚至更少的年龄。O-B型的恒星会在1,000万年内燃烧掉所有的燃料(与现在已经50亿年的太阳年龄比较)。
依巴谷卫星提供的量测结果定位了太阳周围650秒差距范围内的12个OB星协[7]。最接近的是天蝎-半人马星协,与太阳的距离只有400光年[8]。
年轻的星协可能包含一些金牛T星,这是新诞生仍处于要进入主序带阶段的恒星。这些拥有少量金牛T星的集团被称为T星协。最接近的例子是金牛-御夫星协(Tau-Aur T association),与太阳的距离是140秒差距[10]。其它T星协的例子包括南冕座R星协、豺狼座星协、鹿豹座星协和船帆座星协。T星协通常出现在形成它们的分子云附近,有些,但不是所有的,会包含O-B型的恒星。
总结这些移动星群的特征:它们具有相同的年龄和起源、相同的化学成分,它们在速度向量上有相同的振幅和方向。
照亮反射星云的恒星集团称为R星协,它的名称是维克托·安巴楚勉在发现这些星云中的恒星分布不均匀后提出的名称[4]。这些年轻的恒星群所包含的主序星,其质量不足以驱散形成它们的星际云[5]。这使得天文学家可以研究周围暗星云的性质。因为R星协比OB星协更丰富,可以用它们来追踪星系旋臂的结构[11]。距离太阳830 ± 50秒差距的麒麟座R2是R星协的一个例子[5]。
特征
已知的星协
大熊座移动星群是星协的一个例子(除了天枢和瑶光,所有在大北斗中的恒星北斗七星,都是该群的成员)。
其它年轻的移动星群包括: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