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曹奂

曹魏末代皇帝 (246-303)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奂
Remove ads

魏元帝曹奂(246年—302年),原名景明,是曹魏最后一个皇帝,260年到266年在位。

事实速览 魏元帝, 曹魏皇帝 ...
Remove ads

即位

曹奂是燕王曹宇之子,曹操之孙,初封常道乡公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试图从司马氏手中夺回权力失败,兵败被杀,丞相司马昭派儿子使持节行中护军中垒将军司马炎迎立曹璜为皇帝,改名曹奂,入继为堂兄魏明帝曹叡的儿子[1][2]。曹奂实际上毫无权力,在大臣和军队中也没有任何势力,完全是司马昭的傀儡。

曹奂在位期间,263年曹魏大将邓艾锺会伐蜀汉,蜀汉灭亡。伐蜀期间,丞相司马昭以伐蜀之功被晋升为晋公,相国,加九锡

蜀汉灭亡没多久,丞相司马昭又进爵晋王,不久去世,司马炎咸熙二年(265年)篡位建立晋朝,魏亡。

魏亡后

魏亡后,曹奂被封为陈留王,并迁居金墉城,最终改迁于邺城。出城时,太傅司马孚(司马懿 三弟,司马炎的叔祖父)握着他的手说:“我到死都是大魏的忠臣。”

晋武帝司马炎仿山阳公刘协例,允许曹奂仍保有皇帝仪仗、用皇家礼仪祭祖、不以臣下自称。西晋设立“监邺城诸军事”,监视曹奂。成都王司马颖任大将军、监邺城诸军事时,即使是他的右司马陆机也不能与曹奂相见。

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曹奂死于邺城,享年五十六岁,以皇帝礼下葬,谥号元皇帝

由于离世时正值八王之乱,曹奂的后人的名字没有流传下来,只记载其继任者曾在晋惠帝被劫持到邺城时送来天子的冕服。东晋以后,陈留王由曹操玄孙曹劢及其后裔承袭,但无法得知他们和曹奂的关系。邺城遗址附近一直有相传为曹奂墓的土墩,后来考古发掘证实并非曹奂墓。

陈长琦《邺人张承基之乱与曹操高陵被毁事件》认为,元康九年(299年)四月邺城人张承基作乱时制造的妖言或与复兴曹魏有关,司马颖因此毁曹操高陵、平夷堂,将曹操高陵中遗物送往邺宫以为对曹奂(或继任陈留王)的威慑,甚至曹奂有可能是因此忧惧而死。

Remove ads

家庭

更多信息 先祖 ...

影视形象

延伸阅读

[]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三国志·卷04》,出自陈寿三国志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