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望你早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望你早归》台罗:Bāng Lí Tsá Kui)为台湾战后一首十分知名的台语歌曲,由杨三郎作曲、那卡诺作词,原唱者为纪露霞。其曲调悲情哀伤,婉转动人,歌词是一个女子向月亮祈求心上人由远方归来,并以牛郎织女自比,当时为1946年台湾光复之际,被解读为是台湾人期待因二次大战滞留海外的台籍日本兵早日卸甲归田平安回来的心境。

事实速览 望你早歸(Bāng Lí Tsá Kui), 纪露霞的歌曲 ...

在1980年代美丽岛事件后,美丽岛政治受难者被捕入狱,家属纷纷参与选举,〈望你早归〉则更因被使用在竞选活动中,广为传唱。本曲在台湾戒严白色恐怖时期,与《补破网》、《望春风》、《黄昏的故乡》、《妈妈请你也保重》并列台独党外势力的五大名曲[1]

台湾民主化后,依然脍炙人口,诸如邓丽君江蕙江淑娜凤飞飞余天洪荣宏孙淑媚秀兰玛雅等知名歌手重新诠释,是台语流行歌曲的经典之作,与《补破网》、《杯底不通饲金鱼》、《烧肉粽》,被称为台湾战后四大名曲

Remove ads

创作背景与简介

1946年,中央广播电台接收台北放送局,由吕泉生担任演艺股股长,杨三郎也组乐队加入。在吕泉生的鼓励与那卡诺的歌词创作鼓舞之下,杨三郎谱出此首名曲。回归的台湾社会充斥着期盼台籍日本兵返台的氛围,因此《望你早归》一经发表后,立刻造成轰动。[2][3]《望你早归》属于继日治中后期之后的第二代台语流行音乐,那卡诺以散文而无押韵的“新式”作词方式创作,在当时十分罕见。[4]

与台湾民主运动的关联

《望你早归》 在不同时期的台湾被赋予不同意义。创作的1946年,虽然先前日本投降二次大战已结束,但还有许多台籍日本兵还在海外,尚未被遣返,这首歌被视为等待想念的人而唱的歌曲。

白色恐怖时期,许多出身政治受难者家庭的党外运动人士如苏治芬等人,时常演唱〈望你早归〉。

1979年,邱垂贞吕秀莲林二挑选出12首台湾歌谣于1979年12月8日录制专辑《台湾的歌》,其中包含〈望你早归〉。《台湾的歌》于两天后的12月10日高雄“人权之夜”游行活动现场贩卖,苏治芬也现场演唱〈望你早归〉。此后《台湾的歌》演唱者被中华民国政府通缉,邱垂贞向警备总部投案后以“美丽岛康乐干事”的头衔判刑5年。[5]

美丽岛事件之后,许多党外运动人士被捕入狱。其中周清玉因丈夫姚嘉文身陷囹圄,于隔年竞选国大代表,以本曲作为竞选的宣传歌曲。[6]

林宅血案发生后,稚女与婆婆枉死的方素敏参选增额立委,就在自办政见会上独唱本曲,期待狱中的夫婿林义雄能平安回家,终获高票当选,造就了“方素敏旋风”,而这首“望你早归”也增添了台湾民主运动的意义。[7]

Remove ads

参见条目

注释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