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朝鲜人民军航空与反航空军
朝鮮的軍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朝鲜人民军空军(朝鲜语:조선인민군 공군/朝鮮人民軍 空軍)是朝鲜人民军的空中作战军种,拥有11万兵力和40万的预备役,包括机组人员、维修后勤人员以及管理指挥人员,为朝鲜人民军第二大的兵种。 该国拥有 1,700 架各类飞机,以前主要由苏联提供。 空军司令部位于平壤市中和郡,是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部旗下的一个兵种司令部,正式名称是空军与防空司令部,统管国土防空部队。 由于朝鲜是以陆军为主的综合军种体制,其空军总司令的级别只与陆军的军团长相当,但从历代空军总司令出身而被提拔到人民军最高指挥部的人物并不少(前人民武力部部长崔光与总政治局前局长赵明录等人均是)。


尽管空军具有比海军和陆军更高的优先选择权,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说是倍受关照,但实际状况是朝鲜空军仍缺乏足够的现代化装备,大多数飞机和空对空导弹已过时。 但是空军架设了一个非常庞大的防空雷达网以及许多高射炮及导弹基地。 这些装备配属在25个正式机场和26个疏散机场,另有18个高速公路战备跑道。
朝鲜空军部队的飞行员飞行训练时间极少,有些飞行员只有7个小时的飞行时间,21世纪后经济状况改善逐步增加到45小时-50小时,但相比之下北约成员国受训生至少需要进行150小时的飞行训练才能成为新手飞行员,中国大陆飞行员进行180小时的飞行训练才能单飞,美国、俄罗斯飞行员则是超过200小时的飞行训练。 模拟训练也缺乏专业大型模拟机当作材料。
Remove ads
装备

朝鲜空军拥有1700架作战飞机,数量超过韩国及驻韩美军,也超过了海湾战争前伊拉克空军拥有的1029架飞机,是东南亚空军中规模最大的,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飞行员和维修人员。 朝鲜空军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空军之一,但这些飞机大多是由前苏联或中国在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之间制造的。 其中超过一半是没有雷达或加力燃烧室、航程有限的第一代战斗机,或者是过时的往复式发动机运输机和教练机。 朝鲜建国后不久就部署了国产教练机,尽管并非用于作战用途。然而,确切的教练机产量不详,相关文件来源也不得而知。 因此,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有足够数量的教练机满足这一数量要求,以及它们的作战状态。 近年来,自金正恩上台以来,朝鲜空军演习已向公众开放,但这些演习使用的都是冷战前装备,仅占演习总数的极小部分。 金正恩还经常访问地区空军基地,在那里他曾被拍到驾驶一些在其他国家军事博物馆里才能找到的老式飞机。 其中一些飞机存放在地下掩体中,但这些飞机相对较新,而老款飞机则被简单地停放在露天机场。这些飞机是否具备飞行能力仍是一个疑问。 在装备的飞机中,相对较新的是米格-29、米格-23、米格-21bis和苏-25,它们都采用了白色与传统绿色混合的迷彩。 然而,自从韩国部署了F-35A战机以来,据说它们仅用于首都的防空,因为很难击败它们。 据说从中国引进的F-7、F-6和F-5除了自杀式袭击外没有其他用途,但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飞机是否内置了自主飞行系统,还是由飞行员亲自驾驶攻击敌人。 与此同时,朝鲜尚未完全实施其进口战斗机的计划。20世纪80年代,朝鲜接收了40架歼-7I,但当时计划继续从中国采购歼-7B和歼-7E,这两款战机的机动性和发动机耐用性均有所提升。然而,此时配备标准化雷达以实现全天候作战的战斗机已成为主流,而其母机米格-21也已开始推出PFM和MF版本。因此,采购不带雷达的额外飞机被认为毫无意义,歼-7I及后续机型的采购计划被搁置。此时,朝鲜也已开始采购米格-23ML,这使得歼-7I不太可能投入生产。 一些飞机被用于脱北,用于脱北的实际飞机以原形保存在韩国一家博物馆中。
关于朝鲜,还有一个难以置信的故事。朝鲜声称拥有日军在朝鲜战争前留下的军用飞机和朝鲜战争期间缴获的美军飞机。前者是A6M零式52型和G7隼二型,后者是F-51D野马和F4U-4海盗。如果属实,朝鲜将成为最后一个拥有活塞式战斗机的国家。虽然在谷歌地球上和朝鲜音乐视频中出现过类似飞机的故事,但随着朝鲜人民军空军全貌的逐渐清晰,更有可能的是,这些飞机过去曾服役,但最终由于缺少零件而报废。不过,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展出了真品、被击落和受损的飞机,包括一架AD-1天袭者攻击机和一架F9F黑豹战斗机。
朝鲜一直在寻求新一代飞机来取代其现有的歼-7I和A-5机队。这两种飞机都已近40年老龄,需要立即升级。候选机型是FBC-1飞豹和歼-10A,从生产日期和机动性来看,它们与新型飞机不相上下,值得替换。然而,这两种计划都尚未实现。据称,朝鲜已部署苏-27和米格-29,以换取从2025年起向乌克兰前线部署军队,此外还有驱逐舰和反坦克导弹。然而,俄罗斯否认了这一说法。无论如何,这些飞机都不是新飞机,而是已经制造并作为备件存放在机库中的二手飞机,被认为不如驻韩美军和韩国空军目前使用的新飞机。此外,苏-27的飞行和维护方式与米格-29不同,需要引进专门的设备和训练飞机,使其难以像乌克兰空军那样灵活运作。最重要的是,还有许多其他飞机需要通过型号改型来替换,例如伊尔-28(轰-5)、苏-7、米格-21PFM和米格-23ML,这些飞机在俄罗斯早已停产。由于零件供应中断,拆解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已经发生了不少事故,因此迫切需要替换。
- 战斗机:484架
- 攻击机:194架
- 教练机:357架
- 运输机:约500架
- 其它:82架
- 总计:1,500架以上
Remove ads
空军基地
朝鲜人民军空军设有4个航空师及2个运输旅,其中第1、第2及第3师为战斗/轰炸机部队,第8师为教练机部队,第5和第6旅为运输机部队。
第1师防区为平壤、南浦两直辖市与平南、平北两道。第2师防区为非军事区东段及江原道,第3师则为非军事区西段和黄南、黄北两道。第8师虽然是训练部队,但同时负责慈江、两江、咸南与咸北四道空防,江原道部分二线机场也由该师负责营运守备。第6旅负责江原、慈江、两江、咸南和咸北等道的运输联络,其余的黄南、黄北,两直辖市及平南、平北的运输联络,以及最高领导人或政府行政专机则由第5旅负责。
Remove ads
历史
1945年9月,日本航空学校出身20名、中共飞行学校约10名、満州国军出身的地勤约20余,合计约50人组织了新义州航空队。这是朝鲜空军的前身。使用九五式一型练习机。1945年10月25日,从各地积极分子中选拔学力优秀者组建了第1期生,包括操縦教育队(30名)、整备教育队(30名)、通信教育队(20名)的入队本科教育开始。翌年1月教育结业。1946年2月23日、第2期生160名入队。与此同时,来自日本、中共、満州、苏联等帰国的航空关系者约400名抵达,其中包括来自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的王琏。1946年5月第2期生编入平壤学院,1946年6月卒业。王琏担任平壤学院航空课长[11]。航空队第3期生被平壤学院招生入学,因此第3期生即平壤学院航空第1期生,1946年10月卒业。在第1期生至第3期生中选拔成绩优秀者300名留学苏联。
舰队成立后,立即缴获了日军遗弃的军用飞机,并一直使用到朝鲜战争爆发。具体包括:
- 50架百零式运输机二型
- 50架九八式直属协同侦察机
- 3架九五式一型教练机
- 18架A6M零式五二式舰载战斗机
- 33架四式重型轰炸机A型
- 24架一式战斗机二型
- 18架二式单座战斗机二型C型
- 8架四式战斗机一型B型
- 12架Ki-24军用滑翔机
- 20架一式双发高级教练机B型
1947年8月20日创办朝鲜航空队,1948年9月18日改成朝鲜人民军第25飞行联队,1949年8月16日被改编为朝鲜人民军第11飞行师团,王琏任师团长,副师团长李骅,这是朝鲜唯一的航空兵部队,下辖袭撃机联队、第18追撃机联队、教导联队、工兵大队。装备了1948年底苏军撤出朝鲜后留下的雅克-9、拉-7、伊尔-10等二战老旧飞机。各联队长为日本陆军少年飞行兵15期出身者。
然而,由于零部件长期短缺,当时服役的日本制造飞机逐渐失去效能。为此,苏联开始进口对德战争中剩余的飞机。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苏联已接收以下飞机:50架伊尔-10“野兽”对地攻击机、175架雅克-9P“弗兰克”战斗机、24架雅克-9“弗兰克”战斗机、175架拉-9“弗里茨”战斗机、10架雅克-11“驼鹿”教练机、39架波-2“骡子”教练机和。当时,朝鲜只拥有少量教练机,这使得苏联在战争初期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Remove ads
1951年1月,设立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部,王琏为首任司令官。1951年3月15日在辽宁省安东四道沟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和朝鲜人民军空军联合作战司令部”(简称“空联司”),司令员刘震,第一副司令员王琏,副司令员常乾坤,参谋长沈启贤,政治部副主任李世安,司令员助理张庆和。[12]。1951年末,朝鲜空军有4个航空师团(第1师团、第2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1952年进一步扩充成6个师团(第1师团、第2师团、第3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第21师团)。
同年,朝鲜获得了35架图-2“蝙蝠”战术轰炸机和100架米格-15比斯“柴堆”战斗机。这些是朝鲜首批喷气式飞机,虽然是国产,但主要驻扎在中国的机场,由中国或苏联人员驾驶,用于对抗渡过鸭绿江的联合国部队。米格-15比斯的性能和机动性远远超过了F-80C、“流星”和F9F“豹”等联合国喷气式战斗机。然而,改进型米格-15的部署被推迟,早期的米格-15有时会从苏联领土起飞进行拦截。由于两种早期型号都存在性能问题,米格-15比斯的量产得到了推动。这些战斗机的采购促成了F-86F“佩刀”战斗机早期加入联合国部队。
1952年,苏联飞机再次进口:17架UT-2M教练机、48架La-7战斗机、52架C-47-DL军用运输机、81架Yak-6M轻型运输机以及73架用于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Il-2M强击机。同年末夜间空袭金浦作戦失败,以谎报战果的理由解除了王琏的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官职务。
1953年,朝鲜进一步加强军事建设。在两次冲突中,中国军队都进行了全面介入,迫使联合国军发动攻势,几乎引发核战争。朝鲜人民军飞行员最终获得了米格-15比斯战斗机。这标志着朝鲜战争停战前大规模攻势的开始,参战人员包括五架米格-1“野兔”多用途直升机、100架米格-15比斯战斗机、七架伊尔-28“猎犬”战术轰炸机、70架拉-11“獠牙”战斗机、八架李-2T“幼兽”军用运输机和50架雅克-18 Max教练机。虽然这仍然是一个有利的结果,但斯大林和杜鲁门的去世使得继续战争变得毫无意义,同年停战协议签署。此时,朝鲜已拥有200架米格-15比斯战斗机服役。
Remove ads
到1954年,朝鲜空军已完全放弃了其日本和苏联制造的飞机机队,主要原因是维护不善和长期缺乏备件。波兰和罗马尼亚等东欧集团国家也面临类似情况。朝鲜的飞机机队仅包括200架米格-15比斯“铲子”战斗机、10架伊尔-28“猎犬”战术轰炸机、8架李-2T“幼崽”军用运输机、50架雅克-18 Max教练机和5架米-1“野兔”多用途直升机。
1956年,40架伊尔-28“猎犬”战术轰炸机交付。这使得朝鲜仅剩下200架米格-15比斯“柴火”战斗机、47架伊尔-28“猎犬”战术轰炸机、8架李-2T“幼崽”军用运输机、50架雅克-18 Max教练机和5架米-1“野兔”多用途直升机。后来,批评赫鲁晓夫政府时期斯大林的苏联与反对斯大林的中国之间发生了冲突,主体思想得以确立。此时,爆发朝鲜战争的可能性已经消失。尽管两国因冲突而疏远,但技术人员和训练教官的动员仍在加速进行。
1957年,50架米格-15UTI小型教练机和10架伊尔-12P教练型客运飞机交付。
1958年,100架米格-17F“壁画”C战斗机交付。中国恢复了对俄供应,交付了80架F-2“柴火”战斗机。
1959年,中国交付了40架轰-5“小猎犬”轰炸机和50架初教-5 Max教练机。
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朝鲜空军的兵力已扩大到 100 架米格-17F“壁画”战斗机、200 架米格-15bis“柴火”战斗机、80 架 F-2“柴火”战斗机、47 架伊尔-28“小猎犬”战术轰炸机、30 架轰-5“小猎犬”战术轰炸机、10 架伊尔-12P 教练型客运飞机、8 架李-2T“幼崽”军用运输机、50 架米格-15UTI“侏儒”教练机、50 架雅克-18 Max 教练机、50 架 CJ-5 Max 双座教练机和 5 架米-1“野兔”多用途直升机。
Remove ads
1960年,中国向苏联提供了200架F-5“壁画”前线战斗机。
1962年,苏联提供了100架安-2“柯尔特”轻型运输机。
1965年,苏联提供了15架伊尔-14P“金环”客运飞机。
1966年,提供了25架米-4A“猎犬”A运输直升机。
1967年,苏联提供了20架米格-19S“农夫”C前线战斗机、80架米格-21F-13“鱼窝”C前线战斗机、5架米格-21US“蒙古”B双座教练机。
截至1969年,朝鲜空军由以下飞机组成:
- 80架米格-21F-13前线战斗机
- 20架米格-19S“农夫”C前线战斗机
- 100架米格-17F“壁画”前线战斗机
- 200架F-5“壁画”前线战斗机
- 200架米格-15bis“柴火”前线战斗机
- 80架F-2“柴火”前线战斗机
- 47架伊尔-28“小猎犬”战术轰炸机
- 30架轰-5“小猎犬”战术轰炸机
- 15架伊尔-14P“克里特”特种运输机
- 10架伊尔-12P客运教练机
- 8架李-2T“幼崽”军用运输机
- 100架安-2“柯尔特”轻型运输机
- 5架米格-21US双座教练机
- 50架米格-15UTI教练机
- 200架雅克-18双座教练机教练机
- 50架CJ-5双座教练机
- 25架Mi-4A“猎犬”A运输直升机
- 5架Mi-1“野兔”多用途直升机
当时,朝鲜有能力打造一支足以与韩国抗衡的庞大空军,但这些战斗机缺乏雷达,因此只能在白天作战。然而,2马赫战斗机的部署标志着朝鲜的转折点。
Remove ads
1971年,苏联向朝鲜出口了65架米格-21PFM“鱼窝-D”截击机、24架苏-7BMK“装配工-A”战斗轰炸机、两架苏-7UMK“音乐”双座教练机以及20架安-2“柯尔特”轻型运输机。这些PFM是朝鲜首批全天候战斗机,彻底改变了朝鲜空军的命运。1974年,又有24架米格-21PFM战斗机交付,使米格-21PFM“鱼窝-D”截击机总数达到89架,并将20世纪50年代进口的89架米格-15比斯战斗机列为储备。此外,中国还向朝鲜交付了50架PT-6 Max教练机。
1980年,中国提供了100架获得许可生产的运-5轻型运输机,这种飞机因将特种部队运送到前线而受到高度重视。1982年,中国提供了40架A-5“扇形转弯”对地攻击机,以替换现有机队。此外,还提供了25架新生产的FT-5“壁画”双座教练机,这是苏联没有的米格-17F的双座版本。1982年,苏联购买了一架安-24“科赫”战术运输机,用于预警机和管制飞机研究。1983年,苏联提供了108架米-2“重装步兵”多用途直升机和20架米-8T“希普-C”运输直升机。苏联继续提供武器,1984年又提供了150架米格-21MF“鱼窝”J截击战斗机,以取代早先进口的米格-15比斯和米格-17F。 1986年,苏联向朝鲜提供了47架米-24D“雌鹿-D”攻击直升机、50架米-17“希普-H”运输直升机(由米-8MTV改装而成,符合出口规格)以及8架米-14PL“烟霾-A”反潜直升机,用于对抗韩国和美国潜艇。1987年,苏联提供了56架米格-23ML“鞭挞者-G”空中优势战斗机和4架米格-23UB“鞭挞者-C”双座教练机。这些飞机配备远程导弹、广域空对空雷达,航程相对较远,作为成熟的空中优势战斗机部署到朝鲜。1988年,中国提供了100架无雷达的歼-6C“农民”前线战斗机,部分取代了米格-19S。 1989年,苏联向朝鲜交付了14架刚刚完工的米格-29(9.12B)支点A空中优势战斗机和两架米格-29UB(9.51)双座教练机。
Remove ads
1990 年,苏联提供了 32 架苏-25K“蛙足”对地攻击机和 4 架苏-25UBK“蛙足”双座教练机,两架均为新型“什图尔莫维克”。1991 年,中国提供了 40 架第二代歼-7I“回曙可汗”前线战斗机。同年,苏联解体,成立俄罗斯联邦。大约在这个时候,由于经济困难,俄罗斯的武器供应放缓。1992 年,朝鲜获得了三架米格-29S(9.13S)支点 C 空中优势战斗机和 16 架米格-29(9.13B)支点 C 空中优势战斗机,这些战斗机均在朝鲜获得许可制造。1993 年,俄罗斯提供了 38 架米格-21bis“鱼窝”L 拦截战斗机(产品 75A)。此外,还提供了 50 架米格-21UM 蒙古-B 双座教练机和 10 架 FT-6 农夫双座教练机。1994 年,捷克斯洛伐克提供了 12 架 L-39C 信天翁双座教练机,俄罗斯联邦提供了 3 架伊尔-76MD 坎迪德-B 战术运输机。1995 年,俄罗斯提供了 6 架安-24T 科赫战术运输机和 20 架安-148-100B 客机。1996 年,俄罗斯提供了 4 架米-26 光环-A 运输直升机。1997 年,俄罗斯提供了 4 架伊尔-62M 经典客机和 12 架 DR-3 无人机。1998 年,俄罗斯通过欺骗路线向朝鲜提供了 12 架 MQM-107D 无人机和 87 架 MD500 防御者多用途直升机。然而,朝鲜已经开始了全面的核试验和导弹发射试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这是朝鲜能够获得的最后一项装备。
Remove ads
历任领导
- 司令官
- 王琏 空军中将(1951年1月-1952年末),1951年3月15日兼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和朝鲜人民军空军联合作战司令部第一副司令员。
- 李炳哲 空军大将(2008年?—2014年)
- 崔英浩 空军上将(2014年— 2016年)
- 金光赫 空军上将(2016年— 现任)
- 政治委员
- 孙哲柱 空军中将
- 副司令官
- 李骅(1951年1月-1955年7月)
- 参谋长
- 崔学成 航空军少将
- 副参谋长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