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朱标
明朝皇太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朱标(1355年10月10日—1392年5月17日),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建文帝朱允炆之父,明成祖朱棣之兄。明朝建立时即被册封为皇太子,然于洪武二十五年巡西安府回京后骤然病逝。
Remove ads
生平
元至正十五年,朱标生于太平陈迪家[1]。1364年(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由李善长等人劝进即吴王位后,立朱标为世子,从学于宋濂[2]。
1368年(明洪武元年),朱元璋即皇帝位,立嫡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明太祖对朱标极其爱护,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廷瑞、廖永忠、李伯升兼同知詹事院事,中书左、右丞赵庸、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傅𤩽兼詹事,同知大都督康茂才、张兴祖兼左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孙兴祖同知左右率府事等,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3]。
洪武十年后,各政事奏令均先由太子处分,再呈上明太祖,以训练其治理天下的能力。太子朱标温文儒雅,政见常与其父相左,朱标常劝谏其父对大臣与吏员的责罚过于严厉,导致父子二人的关系偶显紧张,但朱标的太子地位终生没被动摇[4]。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朱元璋派遣朱标巡抚陕西,以“省观风俗,慰劳秦民”,同年十一月还自陕西[5]。
洪武二十五年,自秦中视察返京,患病,先于太祖去世,终年36岁,未即皇位,谥懿文太子。发丧之日,朱元璋痛哭不已。丧期已过,朱元璋仍不忍除去丧服,经礼官劝说,方才上朝议政,并下旨将太子陪葬在自己皇陵之东[6]。朱标庶长子明惠帝即位后追谥为和天敬道宪懿勤敏淳文度武明仁慈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成祖靖难以后复称懿文太子。[7]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明安宗重新追复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
朱标葬于南京明孝陵东侧。惠宗所上陵号已无考,朱棣登基后改其名为“懿文太子园寝”,世人称之为“东陵”。21世纪初,东陵墓道被发现。
Remove ads
家庭
朱标系谱名行辈: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Remove ads
逝世成因
《明史》记载,朱标因病去世[6]。但在《皇明书》中郑端简认为,朱标的去世与詹徽有关[13]。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余新忠则认为,朱标的死因在于与朱元璋政见不合、矛盾日益激烈而导致精神压力过大[14]。
影视形象
延伸阅读
[编]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