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太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太枫(英语:Typhoon Lee,1948年7月5日—)[1],台湾天文学家、地球化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原籍江苏常熟[2]。主要研究是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核天文物理学。
Remove ads
经历
李太枫的父亲李德是知名画家[3][4],母亲是图书馆员,和中国知名天文学家张钰哲有亲戚关系。李太枫于1970年取得国立清华大学物理学士学位。1977年取得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天文博士学位。[5]1984年回台湾在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并在国立台湾大学物理学系及地质系兼任教授,及在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任合聘研究员。曾担任过地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和天文所筹备处主任。
研究
- 证明了早期太阳系中有铝-26放射性核种的存在。
- 协助发展球粒陨石形成的理论,并发现其中有氧、镁、钙、镧等同位素异常,及探讨了他们与银河系中原子核形成的关系。
- 利用同位素方法,研究东亚大陆地壳的演化历史,岛弧岩浆的来源,和过去的气候环境变化。
荣誉
代表著作
- X-wind, Refractory IDPs and Cometary Nuclei, 1999, in Proc. IAU Colloquim 168, Astro. Soc. Pacific, San Francisco.
- Proto-stellar Cosmic Rays and Extinct Radioactivities in Meteorites, 1998, Ap. J. 506, 898-912.
- Coral Sr/Ca as a High Precision High Time-Resolution Paleo Thermometer fo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Looking for ENSO Effects in Kuroshio near Taiwan, 1996, Proc. 1995 Nagoya ICBP-PAGES/PEP-II Symposium, 211-216.
- U-Disequilibrium Dating of Corals in Southern Taiwan by Mass Spectrometry, 1993, J. Geol. Soc. China. 36, 57-66.
- Model-Dependent Be-10 Sedimentation Rates for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ir Tectonic Significance, 1993, Geology, 21, 423-426.
- First Detection of Fallout Cs-135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137Cs/135Cs, 1993, Geochim. Cosmochim. Acta(Letters), 57, 3493-3497.
Remove ads
家庭
李太枫已婚,育有2子。
个人兴趣
李太枫喜爱古典音乐和演奏小提琴。
外部链接
- 李太枫个人网页
- 李太枫。中研院院士基本资料。
- 院士李太枫研究前卫 生活古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