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汝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李汝华(1548年—1624年),字茂夫,号桂亭,河南归德府睢州人。晚明政治人物。
生平
李汝华为万历四年(1576年)丙子科河南乡试第六十名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会试第九十四名,三甲第一百二十七名进士[1][2]。工部观政,九年授兖州府推官,丁忧归乡。十六年选授通政使司工科给事中,尝弹劾戎政尚书郑洛失职。及出阅甘肃边务,郑洛经略西事,主张和戎。汝华上疏说郑洛畏敌贻患,且弹劾诸将吏私吞军资,又请尽快开垦甘肃荒田。十九年(1591年)还朝,改吏科右给事中,寻迁工科左给事中。二十年(1592年)升吏科都给事中,多所纠擿。二十一年(1593年)擢太常寺少卿。二十二年(1594年)迁通政使司右通政。二十三年(1595年)迁南京光禄寺卿,本年改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三十二年加升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三十六年(1608年)六月升户部左侍郎。三十九年(1611年)六月以户部左侍郎署掌部务。四十一年(1613年)正月以户部左侍郎署总督仓场印务。四十四年(1616年)四月擢户部尚书。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以户部尚书署掌吏部印务,为应付辽东的军事需要,李汝华议请亩加三釐五毫之赋。四十七年(1619年)以户部尚书署掌吏部、工部印务,加赋三釐五毫。四十八年(1620年)又议请再加二釐,前后平均每亩土地加征银九釐,计五百二十万零六十二两,是谓辽饷。泰昌元年(1620年)以户部尚书掌仓场印信。天启元年(1621年)得疾乞休获准,加太子太保。不久卒,年七十六,赠少保,谥恭敏。《明史》说他:“练达勤敏,立朝无党阿”、“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驯致万方虚耗,内外交讧。”[3]
Remove ads
家族
曾祖李恭;祖父李江,赠知县;父李仕,曾任府同知[4]。子李梦星,官都匀府知府。次子李梦鳌,官生,李自成任命的官员来到时,投水自尽。三子李梦辰,通政使。冢孙李寿昌,恩生。曾孙李光显,官生。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