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李秀成自述

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所写的一篇自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秀成自述
Remove ads

李秀成自述》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被俘后所写的一篇自述,全文约五万余字[1],现存33,300多字,比原本少10,000余字。

Thumb
李秀成亲供手迹

1864年7月22日(同治三年六月十九日),李秀成兵败被俘。[2]曾国藩在处决李秀成之前,令李秀成在囚笼中书写供词[3],自同治三年六月廿七日至七月六日,每日约写七千字。曾国藩亲自审阅,供状上每行每句都有曾国藩朱笔圈点,改正人名、地名的错误和错字,“其谀颂楚军者删之,闲言重复者删之”。例如:“有一日”简化为“一日”,“具”改为“俱”;“寻”改为“浔”,“两国奸民”改为“曾帅追兵”,也有写成“左京堂”之误,曾国藩却不改正为“左宗棠”。李秀成被处决后,曾国藩将其自述原稿删改一部分,并撕毁原稿第74页以后的内容,命人抄写送军机处,名为《李秀成亲供》,只有二万七千余字,原稿送曾纪泽处珍藏。[4]

曾国藩删改原稿,自然是因为原稿有不可告人之处。李秀成手迹记载:“天王斯时已病甚重,此人之病,不食药方,任病任好,不好亦不服药也,是以四月廿一日亡。”这表示洪秀全是病死的,但曾国藩在同治三年(1864年)六月二十二日上奏清廷时却说,洪秀全在“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最后的《李秀成自述》被改为:“天王斯时焦虑,日日烦躁,即以五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原稿第74页以后的内容,是李秀成劝曾国藩既手握重兵之时取清廷代之,这样的内容当然会被曾国藩销毁[5]

研究太平天国的史学家罗尔纲著作多参考官牍本。李秀成亲笔供状的真迹本,由曾家私自收藏,名“湘乡曾八本堂”藏本。1962年,曾国藩曾孙、东海大学第一任校长曾约农世界书局把《李秀成亲供手迹》影印公布于世,每份售价新台币两百四十元,内容较刻本多9,000多字,为33,300多字。全书没有结尾[6][7][8]。曾约农将原稿捐赠国立故宫博物院,题名为《李秀成亲笔供词》;大陆则称为《李秀成自述原稿》。[9][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尔纲梁岵庐吕集义等太平天国研究者考证和评述了《李秀成自述》,其中以罗尔纲写的《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影响最大,认为李秀成是伪降。1963年戚本禹撰写《评李秀成自述》和《怎样对待李秀成的投降变节行为?》两篇文章,引发学界对李秀成是否变节的讨论。毛泽东肯定戚本禹文章,称“白纸黑字,铁证如山;忠王不终,不足为训。”[10]

史学家陈旭麓在《李秀成供原稿释疑》一文中断定“《自供》是李秀成的亲笔”。[11]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