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洪秀全

太平天国创建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洪秀全
Remove ads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又名洪日,是清末宗教组织拜上帝会创始人、太平天国运动的民变领袖以及太平天国的建立者。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广东广州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1]

事实速览 洪秀全, 出生 ...

洪秀全早年曾接触基督教思想,创立拜上帝会,并在广东和广西一带传教。1851年拜上帝会在广西省浔州府桂平县金田村起兵反清,建立太平天国,自称天王。1853年攻取江宁府(今南京市),定鼎于此,赐名天京。与杨秀清等人产生矛盾。1856年部下韦昌辉杨秀清发生内讧,即天京之变,1857年石达开率众出走,情势转衰,1864年湘军在天京围城,洪秀全困守其中,以野草充饥,最后病逝,太平天国也旋即灭亡。

Remove ads

姓名

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又名洪日。在1837年大病痊愈后,声称梦见天父着白袍于梦境赐宝剑“云中雪”、印玺给他[2]。上帝又有名耶和华,当时译为耶火华,天父指他名须避讳,必须用全(全拆字为人王,有自称君王之意)代替火字。又说他有三种改名方法,一是隐匿,自称洪秀;二是新创,自称洪全;三也可以使用不犯讳的名字,叫洪秀全(洪秀全姓、“秀”拆字后为“禾乃”、“全”拆字后为“人王”,因此名字全意为“我乃人王),因而得名。

生平

早年

Thumb
洪秀全所撰写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1814年1月1日(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出生于广东广州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父亲洪镜扬,是耕读世家,母亲王氏。洪秀全还有长兄洪仁发、二兄洪仁达、族弟洪仁玕

洪秀全祖先居于今日江苏其祖先洪皓南宋的名臣[来源请求],与当时的岳飞都是同期的爱国民族英雄,而后南迁闽南,又迁居广东,在广州府花县落脚。

洪秀全7岁起,在村中私塾上学,学习四书五经及其它一些古籍。由于他是兄弟中唯一识字者,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府试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1837年,虚岁)了,受此打击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他本人说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而洪秀全此次重病疑似产生异梦异象的事件,有称“丁酉异梦”,而且日后在洪秀全的《原道救世歌》以及不少太平天国官书文献中多次提及。[3]

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府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这时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的《劝世良言》一书,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看到的幻象对比,自认为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自称上帝的次子,耶稣的次弟,并称上帝耶和华为“天父”,称耶稣为“天兄”,由于耶稣在马厩内出生其生母为庶出。洪秀全为嫡出并认为只有基督教才能帮助人们脱离苦难。于是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奉行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虽然曾读过《圣经》,但洪秀全却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会”。洪秀全说:“人心太坏,政治腐败,天下将有大灾大难,唯信仰上帝入教者可以免难。入教之人,无论男女尊贵一律平等,男曰兄弟,女曰姊妹。”洪秀全的“拜上帝会”在教义上模仿基督宗教,太平天国的十诫叫十款天条[4]

洪秀全最初在广州附近传教,但未取得很大成功。1844年洪秀全和冯云山转至广西一带传教,洪秀全不久便返回广东,冯云山留下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1845年至1846年间,在家乡的洪秀全写下《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百正歌》等作品。1847年初,洪秀全来到传教士罗孝全在广州的礼拜堂学习了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罗孝全不同意洪秀全对以前大病时所见“异象”的见解,并认为洪秀全对神学的认识不足够,拒绝为他施洗。洪秀全4个月后离开。洪其后再到广西会合冯云山,并陆续制订拜上帝会的规条及仪式。

洪秀全的拜上帝会与地方衙门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等人在1850年决定反清,加紧准备,会众在下半年间陆续前来金田团营。

建立太平天国

更多信息 太平天国最早期诸王 ...
Thumb
太平天国天王玉玺

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的金田村举行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12月攻克永安后,分封东、西、南、北、翼诸王,各王均受东王杨秀清节制;1852年太平军离开广西,1853年3月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正式建立了与清廷对峙的农民政权。洪秀全一面派出军队西征北伐,一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等政策法规,宣传其国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太平天国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时,有史以来特为妇女参加考试设立女科,产生中国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后成为杨秀清地下情人,不过问政事)[5]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主张把四书五经列为禁书,东王杨秀清不同意,借“天父下凡”迫洪秀全让步,洪只好同意四书五经在修改后可以刊印流传,然而直至太平天国灭亡仍未曾刊行。后来洪秀全又修改《圣经》,按照政治上的需要及个人喜恶改动内容,在太平天国内颁行。

Remove ads

天京事变

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的矛盾日渐加深。洪秀全知道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及燕王秦日纲对东王不满,在1856年诏三人诛东王,9月发生天京事变,东王、北王与燕王先后被诛。翼王石达开在天京主政一段时间,为洪秀全所忌,洪秀全封自己的亲兄弟洪仁发洪仁达为王,以牵制石达开,引起石达开不满。1857年石带领大军出走,脱离天王指挥。自天京事变及翼王出走后,洪秀全虽然掌握了朝政大权,太平天国却开始走下坡。

晚年

清军开始进迫天京,在陈玉成李秀成等人支撑下,太平军在数年间挡住了清军的多次攻势。

1859年族弟洪仁玕香港抵达天京,洪秀全大喜,封仁玕为军师、干王,名义上总理天国朝政,却不肯把军事权力交给他。由于洪仁玕未有立功而封王,洪秀全怕其他人不服,再次封异姓为王。

1862年英王陈玉成被杀后,形势急转直下,天京附近据点逐一陷落。李秀成知道天京难以久守,向洪秀全建议放弃天京,转战中原,被洪秀全斥责。

1864年3月,天京遭到包围后,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甜露”(杂草与观音土混成的黏团)充饥,因而致病。1864年6月1日(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洪秀全病逝天京。曾国藩却向清廷报称洪秀全服毒自尽。[6]洪秀全死后尸体被秘密葬在天王府的后花园新建凉亭内。

1864年7月30日,天京陷落之后,湘军总兵熊登武得到一个天王府黄姓宫女告密(有一说是熊登武在攻占天王府后在府里把一名黄姓宫女抓起来拷问),在她的指引下,曾国荃派人从天王府的大殿内挖出了洪秀全的尸体。此时未时初,曾氏二兄弟旁观挖洪出土时,晴天竟突转阴暗,洪秀全的尸体以白布包裹着,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手持一枚铁十字,没有棺材,身体严重腐烂,只有肩膀和右臀稍有皮肉。

8月1日,曾国藩断然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烈火而焚之!”于是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被刀戮、火焚。焚尸后,曾国藩根据湘军将领李臣典的建议,命人把骨灰和以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目的是要让洪秀全彻底灰飞烟灭,尸骨无存,阴魂无归,更可以使太平军的旧部失去精神象征[7]

Remove ads

家庭

Thumb
洪秀全的龙袍
Thumb
洪秀全的天王冠

洪秀全家族的历史资料

根据古老的洪氏世系资料编修的家谱,名为《万派朝宗》,记载了从金田起义前后,一直追溯远祖自江浙南迁到广东的过程。洪氏于汉代三国时世居彭城郡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晋永嘉之乱中南迁京口(今镇江市),晋安帝时续迁新安郡遂安县(今杭州市淳安县),此后在各种战乱中,辗转经由江西、福建而入广东。洪秀全其祖先洪皓是南宋时期的名臣,洪皓曾孙洪璞出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县尉,举家迁到泉州元朝末年社会动荡,唯岭南较安定,洪璞的第十世孙洪贵生从福建迁往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今日潮州市潮安区)的布心。所以洪贵生是洪氏迁入广东的始祖。洪秀全便是洪氏迁入广东后的第十六世孙,也即是迁到花县官禄布后的第六代。

妻妾

共有妻妾88人,皆称王娘。以其梦见的“天妻”为元配妻子,称正月宫(正东宫),去除此梦中“天妻”,余下87人,正室赖莲英称又正月宫(又正东宫),妃嫔依次有副月宫、又副月宫两等。妻妾中仅五人有记载身份。

正室:

  1. 又正月宫赖莲英(1839-1864),生幼天王,天京城陷后被俘,送北京凌迟

妾:

  1. 副月宫第四妻余氏,天京城陷后被俘(1838-1864),凌迟。
  2. 副月宫第十二妻陈氏(1840-1864),生洪天光,天京城陷后被俘,凌迟。
  3. 副月宫第十九妻吴氏,生洪天明,天京城陷后被俘,凌迟。
  4. 黄氏,天京城陷后被俘,凌迟。

子女

五个儿子,一说六个:

  1. 洪天贵福,尊称幼主万岁,封王世子[8],即位为幼天王。天国灭亡后与部众失散,一度成功逃亡,但其后因四处乱走而被清军盘查时因口音被认出遭捕,送南昌凌迟。
  2. 洪天曾(1852-1853),夭折。
  3. 洪天明,尊称王三殿下永岁,封明王,生于1854年。
  4. 洪天光,尊称王四殿下永岁,封光王,生于1854年。
  5. 洪天佑,封幼东王,过继杨秀清

女儿,史料不详,至少有八人。

  1. 长女洪天姣,尊称天长金,夫婿天二驸马、金王钟万信
  2. 次女洪氏,尊称天二金,夫婿列王徐朗
  3. 三女洪氏。
  4. 四女洪氏,尊称天四金,夫婿天四驸马黄栋梁
  5. 某女洪氏,夫婿天西驸马黄文胜
  6. 某女洪氏,夫婿天东驸马。
  7. 某女洪氏。
  8. 八女洪氏,尊称天八金,夫婿天八驸马。

影视形象

电视剧

年份 地区 作品 演员
1988年 香港无线电视 太平天国 吕良伟
1989年 中国大陆 洪秀全 辛明
2000年 中国中央电视台 太平天国 高兰村

电影

年份 地区 作品 演员
1928年 中国大陆 太平天国 陈秋凤

著作

纪念

1961年,为纪念洪秀全,当地政府在其故居原址上复原的建筑。现在的故居建有洪秀全故居纪念馆,洪氏宗祠辟为纪念馆辅助陈列室。1988年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亦是省、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

参考资料

研究书目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