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纂 (北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杨纂的父亲杨安仁是北道都督、朔州镇将[1]。杨纂从小学习军事,为人慷慨有远大的志向,特别擅长骑马射箭,勇力超群。普泰元年(531年),杨纂虚龄二十岁时,跟从高欢在信都起兵,以军功逐渐升任安西将军、武州刺史。杨纂自己认为功高而所得赏赐太少,心中怨愤,经常叹息说:“大丈夫求富贵何必在故乡。如果留恋于妻子儿女,岂不是丧失了雄心大志!”大统初年,杨纂秘密归附西魏。宇文泰握住杨纂的手说:“世人所珍视的是忠义,所害怕的是危亡,而能够不惧怕危亡奔赴忠义的人,今日所见到的就是你。”宇文泰当即任命杨纂为征南将军、大都督,封永兴县侯,食邑八百户,又加通直散骑常侍[2][3]。
杨纂跟从宇文泰解救洛阳之围,参加河桥之战、邙山之战,杨纂每次冲锋在前,军中将士都推赞他果敢英勇。杨纂多次升任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侍中,进爵为公,增加食邑总计一千户,获赐姓莫胡卢氏,不久出任岐州刺史。周孝闵帝登基,杨纂进爵为宋熙郡公。保定元年(561年),杨纂进位大将军,改封陇东郡公,出任陇州刺史。保定三年(563年),杨纂跟从随公杨忠东征。当时齐军守卫陉岭的关口,杨忠派出奇兵将齐军打的大败,留杨纂占据灵丘县作为断后[4][5],杨纂后来随军到达并州后返回。天和六年五月丙寅(571年6月27日),杨纂进位柱国[6][7],转任华州刺史[8][9]。
杨纂性情质朴,又不认识文字,先后任职都被推为真诚守信。官吏因杨纂尽心为人推己及人,都很是怀念。宣政元年(578年),杨纂在华州去世,虚岁六十七。儿子杨睿继承爵位,位至上柱国、渔阳郡公[10][11]。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