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瀛识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东瀛识略》是江苏无锡丁绍仪所著,成书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共八卷。标题虽为识略,但内容与方志无所不同。[1]>[2]

简介

丁绍仪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因妹妹嫁至彰化县随着前往台湾,根据停留在台的八个月时所见所闻对各项事物随笔纪录。[1]同治10年(1871年)再度游台,并将所见所闻与之前不同的风土民情纪录于每目之下增加补述,妹婿黄运昌,女婿胡鉴、姻侄锺启元协助校字。。[2]是清领时期笔记散文的重要著作。[3]

丁绍仪撰写《东瀛识略》分八卷,每卷分二目,依序为:建制、疆域、粮课、税饷、学校、习尚、营制、屯隘、海防、五产、番社、番俗、歧义、兵燹、遗闻、外纪。[1]《东瀛识略》记录了当时台湾社会的陋习,例如吸食鸦片赌博迷信等内容[4]但由于都是从漳州、泉州、潮州迁移过来的,所以婚丧祭祀等习俗无所不同。[4],但丁绍仪对于“土番”是否能教化保持怀疑。[5]而台湾方志学家、国立台北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洪健荣认为《东瀛识略》是用传统儒家社会的心态看台湾社会,不论是否是荒谬的内容。并用书中引《职方外纪》的内容来表示可当作官绅阶级化番的参考。[6][7]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