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查令十字站 (伦敦地铁)
倫敦地鐵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查令十字地铁站(英语:Charing Cross tube station),有时被非正式地简称为“Charing X”,是一个位于威斯敏斯特市查令十字的伦敦地铁车站,入口位于特拉法加广场以及河岸街。此站由北线及贝克卢线提供服务,同时亦在查令十字车站提供换乘英国全国铁路网络。北线车站位于查令十字支线的堤岸站和莱斯特广场站之间,而贝克卢线则位于堤岸站以及皮卡迪利环岛站之间。车站位于伦敦第1收费区。车站还于1979年至1999年之间设有银禧线列车服务,作为该线当时的南端总站。
伦敦地铁绝大部分时间称为“查令十字”的地铁站并不是此站而是邻站,现时名为堤岸站。
Remove ads
历史

此站的北线及贝克卢线部分原先为两个分离的车站,直至现时已经废弃的银禧线站台启用后才合并成一站。组成车站在其历史成亦曾经历一系列的名称转换。
车站复合的第一部分,贝克卢线站台在1906年3月10日以“特拉法加广场”名义启用,由贝克街及滑铁卢铁路营运。北线站台于一年后的1907年6月22日以“查令十字”名义启用,由查令十字、尤斯顿及汉普斯特德铁路(现时北线的查令十字支线)营运。当时此站是该铁路的南端总站,北端总站分别为格德斯绿地站与高门站(现时拱门站)。
虽然两条线路都由伦敦地下电气铁路公司拥有和营运,两站之间在地下并无任何直接连接或乘客换乘,转车乘客需要途经两部电梯到地面换乘。为了促进和改善换乘容量,查令十字、尤斯顿及汉普斯特德铁路在查令十字主线车站下方短里程延长,以便和贝克街及滑铁卢铁路和区域铁路(另一条伦敦地下电铁公司线路)并于1914年4月6日通车。
Remove ads
贝克街及滑铁卢铁路与区域铁路的换乘站当时分别称为“查令十字”(区域铁路)与“堤岸”(贝克卢及滑铁卢铁路)。原先位于查令十字主线北面的查令十字、尤斯顿及汉普斯特德铁路改名为“查令十字(河岸)”(Charing Cross (Strand)),而南面连接贝克街及滑铁卢铁路的车站定名“查令十字(堤岸)”(Charing Cross (Embankment))。这些名字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1915年5月9日,“查令十字(河岸)”更名为“河岸”,而“查令十字(堤岸)”则直接采用了区域铁路的名称“查令十字”。同时,在大北方、皮卡迪利及布朗普顿铁路的另一个河岸站改名为奥德维奇以免混淆。
北线的河岸站于1973年6月4日关闭,以便兴建新的银禧线站台。新站台位于贝克卢线与北线之间,并将两线长期缺乏的地下换乘通道连接在一起。在换乘站结合前,1974年8月4日“查令十字”改名为“查令十字堤岸”(Charing Cross Embankment)。银禧线站台与翻新了的北线站台于1979年5月1日启用。而北线西端支线在1979年改名前被名为“查令十字支线”,但即使所展示的站名改变了,但支线名称继续沿用。
虽然查令十字作为银禧线的南行总站,但线路一直有东延至东南伦敦的刘易舍姆的计划。因此当时隧道兴建至河岸街143号,几乎到了奥德维奇站。而伦敦东端的码头区于1980至1990年代复苏,导致增加了交通基建的需求。最终线路隧道南面由绿园站经威斯敏斯特、滑铁卢、伦敦桥设置换乘站,再前往格林尼治半岛与斯特拉特福德。
新隧道在绿园站南面分支,在1999年11月20日绿园至滑铁卢的最终路段通车后,查令十字的银禧线站台自此关闭。几年内,前往已关闭站台的滚梯仍可透过滚梯底部票务厅已关闭的门看见,但窗户后来已经被封死。
银禧线站台现时仍作为银禧线的侧线之用,以便列车调头。隧道延长至站台后的越位轨道,每条越位轨道可各目容纳两班列车。
银禧线站台和轨道现时仍由伦敦交通局以营运原因继续维持,同时亦可作为现代地铁车站拍摄电影和电视剧。在该站台仍在使用时已经用作1987年电影《第四议定书》,而关闭后亦进行大量拍摄,包括电视剧《军情五处》不同集数、电影《Creep》(2004年)、《28周后》(2007年)、《Ian Stone之死》(2007年)、《007:大破天幕杀机》(2012年)[2][3]以及亚历斯·帕克斯的单曲《Cry》的音乐录影带。
2006年一度有将码头区轻便铁路由银行及纪念碑站兴建延长线至此站台。中间站奥德维奇站和城市泰晤士连线车站将重新启用,类似旧的菲利特线。
Remove ads
通宵地铁服务
车站周边
接驳交通
伦敦公交6、9、13、15、23、87、139、176路、怀旧线路15H路、夜间线路N9、N13、N15、N21、N26、N44、N87、N155、N199、N343路服务此站。绿线巴士748路也服务此站。
相邻车站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