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柳亭种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柳亭種彥
Remove ads

柳亭种彦(日语:柳亭 種彦りゅうてい たねひこ Ryūtei Tanehiko;1783年6月11日—1842年8月24日),本名高屋彦四郎知久日本江户时代后期作家,合卷的代表作者,代表作有《偐紫田舍源氏》等。

事实速览 柳亭种彦, 出生 ...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生平

柳亭种彦是旗本高屋甚三郎知义之子,居住在江户下谷御徒町,寛政8年(1796年)4月,其父甚三郎逝世,他继承家业,并以高屋彦四郎知久之名担任小普请,享有俸禄二百俵[1]。稍长,他便向唐衣橘洲学习狂歌,曾使用过“柳之风成”、“心之种俊”等狂名,后来,为了区别于橘洲门下另一位名为“彦四郎”的徒弟,便改名为“柳亭种彦”,其名分别来自于其父教训他的文字及其本人“种之彦殿”的狂名[2]

文化4年(1807年),柳亭种彦进入江户文坛,并发表了第一部读本作品《奴之小万》[3]。之后,他还创作过《山岚》、《綟手折昔木偶》等作品,其中《綟手折昔木偶》还曾得到曲亭马琴的认可[4]。在此期间,他亦与乌亭焉马山东京传葛饰北斋歌川国贞等人交往密切,当发现自己在读本领域不敌山东京传及曲亭马琴后,柳亭种彦将创作重心转向了合卷[2],并相继与歌川国贞合作推出了合卷作品《正本制》及《偐紫田舍源氏》等作品,随即凭借这些作品受到读者欢迎[5]。天保12年(1841年),德川幕府新上任的老中水野忠邦推行出版审查,指控合卷内容低俗,并逐步限制其出版发售,柳亭种彦遭到波及,他被当局传唤讯问,并在不久后逝世[6][7]:314-315。其门人笠亭仙果继承了他的戏作事业,整理了其遗作,亦完成了其未完成的遗作《邯郸诸国物语》[8][9]:16。柳亭种彦逝世后安葬于赤坂的浄土寺,后移葬至东京府荏原郡(今东京都品川区荏原一丁目)的浄土寺墓地[10]

Remove ads

文学

江户时代中后期,李渔的小说戏曲流入日本,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町人阶级在江户等地逐渐壮大,符合大众审美的、通俗的戏作文学也随之兴起[11],在文政年间,滑稽本走向衰落,而源自黄表纸,具有传奇色彩、长篇小说体裁的合卷逐渐壮大,其中,柳亭种彦的合卷作品也最具代表性,其代表作为《偐紫田舍源氏[7]:313-314,其承袭了中世文学作品《源氏物语》虚构的特点,也被视为《源氏物语》的翻案,其讲述了贵族足利光氏与空衣等女性的往来故事,之后,江户城内出现了不少以《偐紫田舍源氏》为题材的浮世绘作品,并被学者称为“源氏绘”[9]:15-16。但在柳亭种彦逝世后,因为旨趣枯竭、剧情陈腐,合卷文学逐渐走向式微[12]

除此之外,据《柳亭翁著书目录》等文献记载,柳亭种彦还著有《正本制》、《山岚》、《用舍箱》、《浮世形六枚屏风》等作品[9]:17[13],其中,《浮世形六枚屏风》在1847年被奥地利东方学家斐慈迈尔(August Pfizmaier)译成德文,是最早进入欧美的日本文学作品之一[14][15]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