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核DNA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核DNA(英文:nuclear DNA,常简写为nDNA)核脱氧核糖核酸,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DNA[1]它编码了真核生物基因组的大部分遗传信息,其余部分则由线粒体DNA质体DNA编码。核DNA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自亲本双方,而不像线粒体或质体DNA那样仅通过母系遗传。 [2]

结构

核DNA是一种核酸,是一种聚合生物分子生物聚合物,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其结构为双螺旋,即由两条链相互缠绕而成,这一结构最早由弗朗西斯·克里克詹姆斯·D·沃森于1953年基于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收集的数据提出。每一条链均为由重复核苷酸组成的长聚合物链。[3]

每个核苷酸由一个五碳糖、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有机碱基组成。根据碱基的不同,核苷酸可分为两类:嘌呤类(大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和嘧啶类(小碱基,包括胸腺嘧啶胞嘧啶)。依据查加夫法则,腺嘌呤总是与胸腺嘧啶配对,而鸟嘌呤总是与胞嘧啶配对。磷酸基团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而碱基之间则通过氢键结合[4]

与线粒体DNA的区别

核DNA与线粒体DNA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首先体现于其分布位置和结构上;核DNA位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每个细胞通常有两个拷贝,而线粒体DNA则位于线粒体中,每个细胞含有100到1,000个拷贝。

另外,核DNA染色体的结构是线性的,具有开放的末端,例如在人类中包括46条染色体,核苷酸总数达30亿个;相比之下,线粒体DNA染色体的结构通常是封闭、环状的,核苷酸数在人类中仅为16,569个。[5]

动物的核DNA通常是二倍体,一般从父母双方各获取一份,而线粒体DNA是单倍体,仅来自母亲。

核DNA的突变率不到0.3%,而线粒体DNA的突变率在动物物种中一般更高[6],但不同类别的生物有所不同(例如某些真菌的线粒体DNA突变率比核DNA更低[7])。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