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桃园中坜都会区
台灣第四大都會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桃园中坜都会区,依行政院主计处之定义,其涵盖范围包括桃园市(不含大园区及复兴区)以及新北市莺歌区,都会区内以桃园区和中坜区为双核心发展,都会区人口约223万人,为台湾第四大都会区,仅次于台北都会区、台中都会区及高雄都会区。但此定义早已在2010年12月25日停止适用。近期相关学术文献(世界人口组织网站等)则普遍比较支持为台北都会区的一部分。[1][2]

Remove ads
形成
早期内政部将桃园市、八德市、莺歌镇等规划为台北都会区内,中坜市、平镇市等则为中坜次都会区。后续修订版本中,将桃园市及邻近行政区由台北都会区分出另划桃园中坜都会区,新都会区人口2,130,526人。但此定义早已在2010年12月25日停止适用。而根据世界人口组织网站的统计,“桃园中坜都会区”被划入台北都会区内,人口达905万人,在全球都会区排名第49位;台中彰化都会区第132位;高雄都会区第152位;台南都会区第318位[1]。
桃园都会区之人口与范围依照不同的资料有不同的数据与定义,大致涵盖范围包括桃园市(不含复兴区)以及新北市莺歌区,若依行政院主计处之定义,则不含大园区。依据主计处在2010年5月18日发布的新闻稿,上述定义范围连同全台湾各种统计地区的分类定义,已在当年12月25日停止适用。[3]
现况
桃园中坜都会区和其他台湾的大都会区不同的地方点有三:
- 两个约略等大的中心都市:桃园区的人口有47.4万,中坜区有43.4万,两者构成双城格局,与其他都会区相对独大的单核心发展不同。周边的平镇区的人口有22.9万,八德区有21.4万,杨梅区有18.1万,芦竹区有17万,龟山区有18.2万。
- 桃园中坜都会区高度依赖台北都会区,例如2009年直辖市改制案中,桃园即遭中央认为核心都市“尚非北部地区之主要发展中心”[4],这也是早期将北桃园直接划入台北都会区的原因之一。桃园中坜都会区也是唯一没有银行总部设立的都会区。
- 根据内政部统计处在2024年9月20日所发表的行政区电信信令人口统计资料[5],理应为中心商业区的桃园区及中坜区的日间人口和夜间人口相比都呈现净流出,为典型的卫星城市。
中坜次都会区
1985年出版之《中华民国台湾地区聚居地、都市化地区及都会区分布图》内之中坜次都会区。以今天的中坜区为中心都市,都会区包含今天的桃园市中坜区、杨梅区、八德区、新屋区、龙潭区、平镇区及新竹县关西镇。当时总区域人口约62.3万人。
外部链接
- 桃园市政府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台湾地区简易生命表涵盖范围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itypopul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