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摩西
圣经人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摩西或译梅瑟(希伯来语:מֹשֶׁה),唐代景教译作牟世法王,伊斯兰教称作穆撒,是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中,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徒认为他是犹太教的创始者。 《圣经》最初的五卷经文──〈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除申命记末段外都是摩西写的,因此被称为摩西五经。他在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里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是由其所书写。[1][2][3][4]
![]() |
依照出埃及记的记载,摩西受耶和华之命,率领受奴役的希伯来人离开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迦南。原本仅需十一天的行程,却因以色列民不信服上帝的指引,且抗拒摩西的领导,而延宕了征途,在西奈半岛上的流离生活远不如在埃及时的安定,当时西奈半岛仍在古埃及统治之下,以色列民历经四十余年的艰辛跋涉,(有指是是避免和迦南各族正面冲突,另外迦南已有很多强大部族居住,陆路受非利士人阻拦),才最终抵达应许之地。他们在流徙期间所经过的西奈半岛地区,要么已有其他民族占据,要么则因土地贫瘠、水源缺乏而不适合长期定居。
在加底斯巴尼亚,因缺乏水源,以色列民与摩西发生争执。摩西未能遵从上帝的吩咐,而是以杖击打磐石取水。因这次不顺服,上帝宣告摩西不得渡过约旦河,无缘与以色列民一同进入应许之地。在摩西的领导下,以色列人不仅摆脱了被奴役的境遇,更在西奈半岛期间接受并恪守十诫,从此成为历史上首个信奉一神教的民族。这一转变使犹太教得以确立,形成了集政治、宗教、民族认同、神权与政权于一体的独特体系。
Remove ads
圣经记载
摩西降生之际,正值以色列民族面临严峻考验之时。其祖先原本过着游牧生活,因故乡闹饥荒,雅各携眷迁居埃及。起初数十年间,以色列人与埃及人和平共处,生活安定。然而,局势随着新王的统治而骤变。据圣经记载 "有不认识约瑟的新王兴起治理埃及,他向其民众宣称"以色列民族人数众多,实力强大,已然超越我们。我们务必谋划应对,以防他们日益壮大。若逢战事,恐其与敌军结盟,攻击我们,进而离境。"" 为此,埃及统治者采取了严厉的压制政策,不仅强迫以色列人从事繁重劳役,更下令希伯来助产士处死新生男婴,借此控制人口增长。[5]然而,希伯来助产士秉持信仰与良知,不愿执行如此残酷的命令。以色列人的人口依然持续增长。面对此况,法老进一步颁布严令"所有希伯来人所生的男婴,皆须投入尼罗河中"[6]
此时,利未支派中有一对夫妇诞下一名男婴。他们见这孩子生得俊美非凡,决意冒险将其隐藏,不愿顺从法老的残酷命令。
三个月后,隐匿婴孩变得愈发艰难。在此危急之际,这对父母精心策划了一个保全孩子性命的方案:母亲编织了一个蒲草箱筐,仔细地涂上沥青和石漆使其防水,将婴孩安置其中,再谨慎地把箱筐置于尼罗河岸边的芦苇丛中。[7]
Remove ads
约基别并非任由命运摆布,而是将箱子策略性地放置在尼罗河畔的芦苇丛中。由于法老女儿经常在此处沐浴,这个位置的选择显然经过深思熟虑,意在使箱子被人发现。[8][9]法老女儿很快发现了芦苇丛中的箱子。当她打开箱子,看见男婴正在啼哭,立即辨认出这是希伯来人的孩子,但仍决定收养。这名男婴的原生家庭所取的名字已无从考证,世人仅知其养母为他取名为摩西。[10][11]
在古埃及的信仰中,只有慈悲为怀、广行善事的人,死后才可进入天堂。考古学家霍伊塞·蒂尔斯利指出,当时的埃及妇女享有与男性相当的地位,在法律和经济层面上拥有平等机会,包括收养子女的权利。这从出土的纸莎草文献中可见一斑,其中记载了埃及妇女收养奴隶的案例。而关于摩西的抚养,《综合圣经辞典》提到,聘请其生母为乳母的做法,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收养惯例相符。”[12]
据圣经记载,摩西的姐姐米利暗灵机一动,巧妙安排了由生母约基别来担任乳母。约基别因敬畏上帝,向摩西揭示了他的真实身份。在古代,婴儿的哺乳期通常持续数年,这给了约基别充足的时间向摩西传授关于"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的信仰。[13]这个信仰的根基后来对摩西影响深远。当他成为法老女儿的养子后,"就学了埃及人的一切智慧"。历史学家约瑟夫斯记载摩西在埃塞俄比亚战役中被擢升为将领,而圣经也描述摩西"说话做事都大有能力"。[14][15]
当摩西四十岁时,作为皇室成员的他已经立足于高位,前途光明。只要他继续效忠法老,更高的权位指日可待。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有一天,摩西"看见一个埃及人打他的希伯来弟兄"。当他目睹一个以色列同胞遭受殴打,生命垂危时,他做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抉择。正如《希伯来书》第11章24至25节所记:他"不肯称为法老女儿的儿子,宁愿选择与上帝的子民同受虐待"。[16]
摩西在愤怒和激动之下杀死了那个埃及人,并将尸体藏在沙中。[17]摩西杀死埃及人的事情传到法老那里,他不得不仓皇逃离埃及。他逃到了米甸地,在那里安顿下来,并与当地游牧民族的祭司叶忒罗的女儿西坡拉结婚,生了两个儿子。
在接着的40年里,他放牧度日,过着简朴的生活。(过了许久,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受奴役,就叹息哀号,他们的哀声上达于神。《出埃及记》第2章第23节参)有一天,他放牧叶忒罗的羊群,把羊赶到何烈山附近。就在那里,耶和华的天使在燃烧着的荆棘丛中显现。上帝吩咐摩西说,“把我的子民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但摩西惊讶之余自觉不能胜任,就向上帝直言:“我算什么?我怎能去见法老,把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他甚至把自身的缺点说出来,但上帝已指派他去领导以色列人。[18]
Remove ads
摩西回到埃及后进宫见法老,要求释放以色列民。但因法老的心刚硬,拒绝放人,上帝便降下十灾震慑埃及:
- 水变血灾
- 青蛙之灾
- 虱子之灾
- 苍蝇之灾
- 畜疫之灾
- 疮灾
- 冰雹之灾
- 蝗虫之灾
- 黑暗之灾
- 长子之灾
每次灾难过后,法老都答应放人,但灾难一过就反悔。直到最后一灾,埃及所有头生的,包括人和牲畜都死去。失去长子的法老悲痛万分,终于同意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这就是著名的"出埃及"事件的开始。
不过法老很快就后悔放走以色列人。当他听说以色列人在旷野迷路时,随即率军追赶,企图将他们抓回。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来到红海边,向海伸出手杖,红海顿时分开形成一条通道。以色列民就走在这条路上逃离埃及人的追捕。当埃及军队也跟着进入海中时,耶和华使红海的海水回复原状,埃及追兵就全被淹没在红海之中。
死亡
摩西死在摩押地、伯昆珥对面的谷中,只是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何在。[19]
史实性
尽管这段传奇的细节尚需要更充分的史料来佐证,但这时期希伯来人流入埃及却大致符合史实[20]。在古埃及的历史中,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中间有个“第二中间期”,约当在公元前十七和十六世纪时,埃及北部为西亚而来的喜克索斯人所占领,建立起第十五王朝,埃及人则在南方的底比斯建立偏安的第十六王朝,并且臣服于喜克索斯人。埃及人在随后的底比斯政权第十七王朝后期养精蓄锐,一举发动对喜克索斯人的抗战,最后反攻胜利、复兴国家,建立统一的第十八王朝,并逐渐将喜克索斯人逐出埃及。
喜克索斯人是闪族的一支,同为闪族的犹太人随喜克索斯人及其他闪族游牧部落入侵埃及(大约在公元前1800至前1540年期间,亚洲西部说闪族语的人移居埃及。以及古物学家詹姆斯·霍夫迈尔在《寄居埃及的以色列人》[21]一书中说:“考古学资料清楚地表明,埃及是黎凡特人(来自西亚、靠近地中海东部地区的外族)常去的国家,尤其在气候反常、发生旱灾的时候,黎凡特人就迁移到埃及去。),获任第十五王朝的统治阶层,后来尼罗河民族觉醒后也一同被逐出埃及。
《摩西的生平事迹》[22]说:“埃及一幅古墓壁画,经常被人复制,画中描写一群奴隶造泥砖时的情景,用笔工细,可作为以色列人曾在埃及受苦这个圣经记载的有力佐证。”
关于约基别用的箱子,圣经的描述也准确无误。经文说箱子是用纸莎草造的;纸莎草做箱子是很合适的,《库克(圣经评注)》[23]指出“埃及人常用纸莎草来造轻快的小舟”。
有学者主张摩西原型为哈特谢普苏特的忠实顾问大臣赛穆姆特。
Remove ads
世系图
根据七十士译本,摩西的世系图如下
根据希伯来语圣经,摩西的世系图如下
根据雅煞珥书,摩西的世系图如下
以摩西(梅瑟)为主题的电影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