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杨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杨善(14世纪—1458年),字思敬,北直隶大兴县(今北京市)人,明朝礼部尚书,有善辩之才。曾不理明景帝敕命,以自己的口才说服了瓦剌太师也先,迎回了被俘虏的明英宗。又在明英宗回国一段时间之后参与了夺门之变,复辟了被软禁的明英宗,赠兴济侯,谥忠敏。
生平
其先祖自太原至燕京,故成为燕京人,秀才出身,跟随燕王朱棣,担任礼官,身材高大,仪表堂堂,声音洪亮,擅长雄辩,巧舌如簧。但内心诡诈,常有妙计。
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而称帝,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杨善改鸿胪寺序班,后下狱。方孝孺被成祖所杀时,杨善与狱友章朴成为好友,并暗中检举章朴私藏方孝孺文集,不愿销毁,章朴因此被处死,而杨善得以复官[1]。后累进右鸿胪寺丞。
1424年明仁宗继位,杨善升为鸿胪卿。宣德六年(1431年),杨善曾被弹劾下狱。
正统六年(1441年),儿子杨容诈作中官书,被发觉,谪戍威远卫,杨善则没有被追究。之后,升为礼部左侍郎,仍视鸿胪事。正统十四年(1449年),跟随明英宗北伐,在土木堡之变后逃回燕京。也先围攻顺天府时,他担任左副都御史,与都督王通提督京城守备。北京保卫战结束后,进右都御史,仍然掌管鸿胪寺事。英宗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后,于谦等人拥立了景帝,尊英宗为太上皇。
景泰元年,群臣在朝房相贺新年,唯独杨善落泪道:“太上皇在什么地方?而我们居然自顾自地贺年啊!”群臣惭愧,纷纷停止庆贺。同年夏,李实、罗绮出使瓦剌,商议罢兵事情,他们尚未归来时,也先使者已经到达,并称朝廷遣使到阿剌知院,而不遣大臣报可汗及太师,事必不济。吏部尚书王直进言请求派遣使者同行,明景帝命李实还议,当时李实刚至,于是改命杨善与工部侍郎赵荣率随行人员,携带金银书币出使瓦剌[2]。
明景帝本无意迎接明英宗归国,所以当时廷臣胡濙等人纷纷进言,请购买衣服等物给被俘的明英宗,明景帝均不予批准。当时也先欲归还明英宗,但明景帝书写的敕书中却无奉迎语,而自赍赐也先的东西外,别无他物。杨善因此拿出家财,在集市上购买一些所需品,一同带在路上[3]。在抵达后,蒙古馆伴与其对饮,问他:“当时土木堡之变时,你们部队为何战败?”杨善对故意谎称道:“当时军队主力均在南征,而王司礼邀明英宗到其故里,不是为战备而出,所以被你们战胜。现在南征的将士均归还,有二十万部队。其中又募集官员及有将能者,有三十万。并悉数教导神枪火器药弩,都能在百步外射穿人马腹。又采用策士进言,在边界等要害地点,藏三尺铁椎,只要马蹄越过均被刺穿。同时派遣大量刺客,夜度到你们营幕中。”蒙古馆伴听后色变。杨善接着说:“可惜了,以后这些都用不上了。”问道:“为什么?”杨善回答:“和议成了后,我们就相好若兄弟了,还需要这些做什么?”之后赠送其赍。蒙古人大喜,把这些话都传给也先[4]。
次日,杨善拜见也先,亦大赠礼物,也先表示高兴。杨善先诘问道:“正统年间,太师您派遣贡使必有三千人,每年我们必定再次致赠金钱,满满路上都是,怎么会违背盟约,发动攻击,为什么呢?”也先答道:“因为你们削减我马价,给予的丝帛多被剪裂,此前派遣的人都不能回来,又减少岁赐。”杨善称:“并没有削减。太师您的马年龄增加,价格已经贬值,但我们不忍拒绝,只好稍微降低收价。而丝帛剪裂的事情,是通事所为,我们发现事情后,他们都被诛杀了。这就跟太师贡马有劣弱,貂皮都破了,肯定是下面人操作,怎么会是您的意思呢?况且使者每次来朝多至三四千人,其中又一些做强盗或者违法的事情,回国可能会被您处罚,所以都自己逃亡了。而贡使受宴赐的,上面报的人数都有虚数,朝廷核实后均给予,减去的只是虚数,如果有人在,那肯定不会减去的。”也先听后连连称是。杨善再称:“太师您再次攻打我们,屠杀数十万人,太师您的部下也死伤不少。上天有好生之德,太师却喜欢杀人,所以现在数次打雷,作为警报。现在把我们太上皇释放了,和好如故,中国的金钱也会按日到达,两国都很快乐,不是很美好么?”也先说:“那你们的敕书上,为何没有奉迎太上皇的言词?”杨善称:“这是为了成全您的美名,让您自己去做啊。如果我们写到敕书,那会被视为太师您迫于朝廷之命,非太师诚心啊。”也先听后大喜,问:“太上皇回国,还能再当上天子么?”杨善答:“天子的帝位已定,很难再移。”也先曰:“那尧、舜禅让怎么说呢?”杨善答:“古代尧让舜,今日兄让弟,正是相同啊。”此时,瓦剌平章昂克问杨善:“为何不用重宝来赎回你们太上皇?”杨善称:“如果拿来物品交换,人们都说太师您太图利了。这次故意不带来,是想证明太师您仁义,是好男子,将会垂史策,颂扬万世。”也先听后笑称善。随后,知院伯颜帖木儿劝也先留下使者,遣使要上皇复位。也先则害怕失信,认为不可,竟许杨善奉太上皇归国[5]。如此,杨善最后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迎回了明英宗。
当时举朝上下均称赞杨善立奇功,而明景帝非常不满,认为自己的帝位会受威胁,“以其并非初遣旨”,并未重赏。之后升迁为左都御史。景泰三年,加太子太保,景泰六年,乞致仕,后诏不许。天顺元年,石亨、曹吉祥发动夺门之变,杨善因参与谋划,封奉天翊卫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兴济伯,岁禄千二百石,赐世券,掌左军都督府事。尚书胡濙颂善迎驾功,命兼礼部尚书。天顺二年(1458年)去世,赠兴济侯,谥忠敏[6]。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