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唐高宗
唐代皇帝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小名雉奴,字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长孙氏,和胞妹晋阳公主一样,唯一一对由太宗亲自抚养长大的亲生子女。唐高宗李治在位初年励精图治,号称“永徽之治”,而唐代的版图亦以高宗时为最大,领土面积为1237万平方公里,东起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及670年以前含括百济领土,西包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承天顺化省。[2]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终年五十五岁,葬于唐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初谥天皇大帝)。
![]()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22年9月28日) |
Remove ads
生平
唐高宗李治于贞观二年六月十五日(628年7月21日)出生于长安城东宫丽正殿,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亲为文德皇后长孙氏。李治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长孙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贞观五年(631年),李治获封为“晋王”,幼时即以仁孝闻名。[3]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被废,李泰被砍伤,贞观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李治被立为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时年22岁。
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总章年间唐朝国力进入顶峰。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四日(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李治驾崩于洛阳紫微宫贞观殿,享年五十五岁,安葬于唐乾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武后令上金、素节二王,义阳、宣城二公主听赴哀,谥号天皇大帝。

根据史书记载,高宗长期有头痛与眼睛毛病,到晚年甚至眼睛全盲,因而时常无法下判断。他的妻子武则天多年来权力越来越大,每当高宗要做出决定时都会介入,或者因为他的软弱而经常亲自负责决定。高宗为此曾请御医秦鸣鹤医治。秦鸣鹤主张对脑针灸,武则天坐在幕帘后面大怒,说:“此人可斩首,竟敢以针刺圣上之头!”然而高宗认为针灸对病情有益,故批准御医所请。经御医针灸百会后,高宗即谓眼睛能视物。然而,他的治疗只奏效了一段时间,因为他在一段时间后去世了。[4]
后事及尊谥
弘道元年十二月初四(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驾崩。唐睿宗为李治上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5],葬乾陵。天宝八载(749年),增上谥号“天皇大圣皇帝”[6]。
《高宗天皇大圣皇帝加谥册文》,内容如下:
维天宝八载,岁次己丑,闰六月癸亥朔四日景寅,孝孙嗣皇帝臣隆基,敢昭告于高宗天皇大帝。伏惟继文缵圣,嗣武居尊,保合太和,缉熙庶绩。万邦作乂,百度惟贞,兴吊伐之师,展对崇之礼,无有远迩,罔不率从。仁风汪洋,德泽滂沛,能事超于邃古,休声贯于列辟。顾以眇德,缵承丕绪,永惟孚佑,以致太平。顷者玉芝再产,上记阴骘,钦承景命,肃事鸿名。既刻元辰,荐彰嘉应,则有庆云散彩,瑞日重轮。恭惟降鉴,载深兢惕,谨上加尊谥曰高宗天皇大圣皇帝。伏惟鉴眷虔诚,昭升盛烈,祗奉典册,伏增感慰。
天宝十三载(754年),增上谥号“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7]。
宰相
- 长孙无忌(649年知尚书及门下二省事;649年—659年以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 褚遂良(649年—650年中书令;652年—653年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653年—655年尚书右仆射)
- 于志宁(649年—651年侍中;651年—659年尚书左仆射;659年以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 张行成(649年—651年侍中;651年—653年尚书右仆射)
- 高季辅(649年—651年中书令;651年—653年侍中)
- 李𪟝(649年—650年尚书左仆射;650年—669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柳奭(651年—652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2年—654年中书令)
- 宇文节(651年—652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2年—653年侍中)
- 韩瑗(652年—655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5年—657年侍中)
- 来济(652年—655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5年—657年中书令)
- 崔敦礼(653年—655年侍中;655年—656年中书令;656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李义府(655年—657年以中书侍郎参知政事;657年—658年中书令;659年—663年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663年右相)
- 许敬宗(657年—658年侍中;658年—662年中书令;662年—670年同东西台三品)
- 杜正伦(656年—657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7年—658年中书令)
- 辛茂将(658年—659年侍中)
- 任雅相(659年—661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卢承庆(659年以度支尚书参知政事;659年—660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许圉师(659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59年—662年侍中)
- 上官仪(662年—664年同东西台三品)
- 刘祥道(664年右相)
- 窦德玄(664年—666年左相)
- 乐彦玮(664年知军国政事,664年—665年同东西台三品)
- 孙处约(664年知军国政事,664年—665年同东西台三品)
- 姜恪(665年—668年同东西台三品;668年—671年左相;671年—672年侍中)
- 陆敦信(665年—666年右相)
- 戴至德(667年—671年同东西台三品;671年—674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4年—679年尚书右仆射)
- 刘仁轨(665年—666年知政事;666年—670年右相;672年—674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4年—681年年尚书左仆射;681年—683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杨武(667年—668年同东西台三品)
- 李安期(667年同东西台三品)
- 张文瓘(667年—669年参知政事;669年—671年同东西台三品;671年—674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4年—678年侍中)
- 赵仁本(667年—670年同东西台三品)
- 阎立本(668年—671年右相;671年—673年中书令)
- 李敬玄(669年—671年同东西台三品;671年—676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6年—680年中书令)
- 郝处俊(669年—671年同东西台三品;671年—674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74年—679年中书令;679年—681年侍中)
- 来恒(676年—678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薛元超(676年—681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81年—683年中书令)
- 李义琰(676年—683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高智周(676年—679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张大安(677年—680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裴炎(680年—681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81年—683年侍中)
- 王德真(680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 崔知温(680年—681年同中书门下三品;681年—683年中书令)
- 郭待举(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岑长倩(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郭正一(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魏玄同(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刘齐贤(682年—683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Remove ads
家庭
唐高宗—李治的祖先
Remove ads
- 郑氏或郑贵妃,生原悼王李孝,《旧唐书》与《新唐书》均未纪载郑氏位号,仅知《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唐玄宗的长子郯王李琮曾征用一名郑姓贵妃的私宅用作自己的府邸[8]。由于在唐玄宗及其之前的唐朝皇帝所有位号已确认是贵妃的妃嫔当中,均没有郑姓女子,因此该人只可能是位号不明但可肯定是四妃除淑妃外其中之一的郑氏。然而《唐两京城坊考》成书于一千多年后的清代嘉庆年间,该纪录的可信性存疑。
- 萧淑妃,初为太子良娣,后封淑妃,宠冠后宫。生许王李素节、义阳公主李下玉、高安公主。永徽六年十月被废,后被武则天处死。
- 徐婕妤,果州刺史徐孝德之女,唐太宗贤妃徐惠之妹,有文采。
- 刘宫人,生废太子李忠。
- 杨宫人,生泽王李上金。
- 高宗意欲封武昭仪为妃时,后宫已有四妃,试图另设宸妃。以上二位宫人的位号并未纪载于任何文献,可能是德妃、贤妃或其他位号。
- 燕王李忠(废太子,母宫人刘氏)
- 原悼王李孝(母宫人郑氏)
- 泽王李上金(母宫人杨氏)
- 许王李素节(母萧淑妃)
- 义宗李弘(代王,后封为太子,唐朝追尊皇帝,母武后)
- 章怀太子李贤(潞王,后改封雍王,母武后)
- 中宗李显(曾用名李哲,母武后)
- 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轮,母武后)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并序)》称“大都督周王,天皇第八子也”。中宗或另有一早夭兄长。
唐高宗共有四位女儿,《新唐书》仅记三女[9]:
相关影视作品
饰演演员 | 影视作品 | 饰演演员 | 影视作品 |
陈宝国 | 《武则天》(1995年) | 鲁振顺 | 《武则天》(1984年) |
樊日行 | 《一代女皇武则天》(1986年) | 保剑锋 | 《至尊红颜》(2005年) |
张铁林 | 《无字碑歌》(2004年) | 李治廷 | 《武媚娘传奇》(2014年) |
余少群 赵文瑄 |
《武则天秘史》(2011年) | 高梓淇 | 《太平公主秘史》(2012年) |
郑斯仁 | 《隋唐英雄4》(2013年) | 于荣光 | 《隋唐英雄5》(2013年) |
姬晨牧 | 《移山倒海樊梨花》(2003年) | 吴镇宇 | 《薛丁山征西》(1986年) |
闵西丁 | 《薛仁贵传奇》(2006年) | 张英才 | 《天子寻龙》(2001年) 《薛刚反唐》(1986年) |
王仁君 | 《薛丁山》(2013年) | 岳跃利 | 《大唐女将樊梨花》(2012年) |
高钧贤 | 《耀舞长安》 | 杨怀民 | 《薛丁山救五美》歌仔戏 |
胡文豹 | 《贞观之治》(2007年) | 赵继峰 铁正 |
《唐太宗李世民》(1993年) |
马可 霍亚明 |
《大唐情史》(2001年) | 马浴柯 | 《贞观长歌》(2007年) |
郑国霖 | 《唐宫美人天下》(2011年) | 王永强 | 《大明宫》(纪录片) |
殷秀岑 | 《武则天》(1939年) | 赵雷 | 《武则天》(1963年) |
李志舆 | 《大明宫词》(2000年) | 马晓伟 | 《日月凌空》(2008年) |
万弘杰 | 《盛唐绝恋》(高阳公主) | 胡炳康 | 《天之娇女》 |
邱心志 | 《上官婉儿》(2014年) | 谭耀文 | 《梦回唐朝》(2012年) |
盛鉴 |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2013年电影) 《狄仁杰之四大天王》(2018年) |
丁正勇 | 《神探狄仁杰前传》 |
袁弘 | 《少年神探狄仁杰》(2014年) | 瞿澳晖 | 《通天狄仁杰》 |
樊志起 | 《大唐儒将开漳圣王》 | 杨璐 | 《唐朝好男人》(2013年) |
朱旭 | 《武则天》 | 侯天来 | 《皇家尼姑》电影 |
朴亨才 | 《渊盖苏文》(2006年,韩剧) | 韩范熙 | 《大祚荣》(2006年,韩剧) |
张博楠 | 《狄仁杰之夺命天眼》(2018年) | 韩宜邦 | 《大时代》(台剧八点档)饰演李治之转世(李志开) |
赵顺然 | 《风起霓裳》 (2021年) | 刘端端 | 《大唐狄公案》(2024年) |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