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帝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帝座(Alpha Herculis)也称为武仙座α星,佛兰斯蒂德命名法则称该星为64 Herculis[4]。帝座是由α1与α2这2个系统所组成的,α1是一颗处于渐近巨星分支阶段的红巨星,而α2则是个双星系统,由一颗黄巨星与一颗黄白矮星所构成。
Remove ads
名称
帝座在古代希腊神话中被认为英雄海格力斯的头部,因此帝座传统的名称涵义为“头部”,虽然星座的方向上下颠倒。
帝座在埃及天文学家Al Achsasi al Mouakket编制的星表《Calendarium》当中,被称为ra's al-jaθiyy或是Ras al Djathi[5]。
在中国天文学中,武仙座α星被称为帝座,意味着“皇帝的宝座”,因为这颗恒星象征着皇帝的座椅星芒,属于天市垣[6]。帝座也被R·H·艾伦英文化为Ti Tso[7]。
性质
纵使武仙座α1星在光谱上被分类为红超巨星,但武仙座α星仅仅是处于红巨星的末期演化阶段,亦即是所谓的渐近巨星分支,才导致它的亮度与超巨星无异。而且它的质量只是太阳的2.175–3.250倍,与超巨星的质量下限(大约8-12个太阳质量)要低得多,它的角直径被天文学家使用干涉仪测量之后,大约为34 ± 0.8毫角秒,或0.034角秒[8]。估计武仙座α星距离地球约为110秒差距[2],半径相当于2.8亿公里(或1.7亿英里),大约是太阳半径的400倍或1.87天文单位(AU)。如果武仙座α1星位于太阳系中央,它的半径将延伸至火星的公转轨道(1.5AU),但还碰不到小行星带。武仙座α1星就像大部分的红巨星,在生命接近结束的时候一样,这颗红巨星正经历著巨大的恒星质量流失,并制造出一些稀薄的星际气体,延伸至少90天文单位的距离外,意味着不久的未来会将外壳已经释放出外太空,形成行星状星云,其中心成为一颗白矮星。武仙座α的质量并不足以电子捕获的方式成为超新星。 [9]。
Remove ads
恒星系统
人们透过望远镜观看帝座时,可以将该恒星系统分解成两个部分:武仙座α1星(或称为HR 6406[10])和武仙座α2星(或称为HR 6407[11])。这两颗恒星彼此距离超过500天文单位,公转周期估计约为3,600年。武仙座α1星是一颗相对之下比较庞大的红色亮巨星。而武仙座α2星实际上则是一个双星系统,由一颗黄色巨星和一颗黄白色矮星所构成。(这些恒星有时分别被称为武仙座α星A、武仙座α星Ba和武仙座α星Bb)。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