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魏州

位於山東省與河南省之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魏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析相州置,治所贵乡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隋朝大业时改为武阳郡。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名魏县馆陶河南省南乐清丰范县山东省冠县莘县等县地。其地为河北与江淮之间水运交通枢纽,船舶辐辏,物资荟萃。为河北平原、中原一大都会。
魏州所在地政治地缘位置极其重要,历来为军事要地,也为中原人口大州。商业发达。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复为魏州,同年又以魏州的聊城县武水县堂邑县高唐县博州龙朔二年(662年)改为冀州咸亨三年(672年)复为魏州。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为魏郡广德元年(763年)后,魏博节度使治此,为河北三镇的军事要地。魏博藩镇为唐中后期至五代时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军事藩镇。土贡:花绸、绵绸、平绸、施、绢、紫草。户十五万一千五百九十六,口百一十万九千八百七十三。终唐一朝,领十四县:贵乡县元城县魏县馆陶县冠氏县莘县朝城县昌乐县澶水县洹水县成安县内黄县宗城县永济县[1]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沙陀人李存勗帝位于此,建为东京,升为兴唐府北宋庆历二年,建大名府为北京[2]。北京取代魏州。

更多信息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区划 ...
更多信息 唐朝魏州辖县 ...
Remove ads

刺史

唐朝魏州刺史
  • 元宝藏(619年)
  • 权威(621年)
  • 潘道毅(621年)
  • 田留安(622年)
  • 丘师(武德末年—贞观初年)
  • 邓暠(贞观初年)
  • 孔昌寓(贞观年间)
  • 辛君昌(贞观年间)
  • 王波利(贞观年间)
  • 李灵龟(永徽年间)
  • 李乾祐(永徽年间)
  • 王弘直(显庆年间)
  • 李旦(魏州所改冀州,662年—672年,遥领)
  • 刘伯英(魏州所改冀州,663年—666年)
  • 李孝协(冀州所改魏州,龙朔末年—664年)
  • 杨越(龙朔年间)
  • 裴某(乾封年间—咸亨年间)
  • 赵琎(唐高宗时)
  • 元义端(677年)
  • 弓志元(唐高宗时)
  • 封言道(唐高宗时)
  • 萧憬(唐高宗时)
  • 皇甫文亮(唐高宗时)
  • 苏干(垂拱年间)
  • 成大辨(天授年间)
  • 杨元琰(长寿年间)
  • 武懿宗(延载、证圣年间)
  • 独孤思庄(695年—696年)
  • 狄仁杰(696年—697年)
  • 王及善(697年)
后梁魏州刺史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