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每日一篇网上阅读计划

一個由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教育研究所共同合作創辦的網上學習平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每日一篇網上閱讀計劃
Remove ads

每日一篇网上阅读计划,简称每日一篇,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教育研究所共同合作创办的网上学习平台[1]。其策划人何万贯表示,他有时会思考怎样以一些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于是他便想到要建立每日一篇网站。2001年,每日一篇网站进入测试阶段,期间找来四间学校试验。2002年10月,开放给香港所有学校试用,次月开始向报名使用的学校收取费用。2003年,SARS冠状病毒在香港引起疫情,致使当地中小学停课,香港中文大学于是开放每日一篇网站予所有小学及初中学生免费使用。此举让它的每天平均浏览人次在当时升至260万。次年,它在流量统计服务Alexa的繁体中文网站排名中排行第52位,在全球网站则排行1,000多位。

事实速览 网站类型, 持有者 ...

每日一篇的用户需输入学校编号和自身的号码登录网站,然后才能阅读文章。它每天会提供一篇文章予用家阅读,并依长度分为多个等级。每一篇文章皆有三道选择题予他们回答。若当中有两道问题回答正确即被系统视为合格,之后它会把每篇合格文章的字数加总,编制用家的个人成绩和龙虎榜。若逹不到上述要求,则系统会要求他们重新作答。它的文章经由多个渠道产生——其中有的取自杂志,有的则为文章作家向网站提供。

Remove ads

历史

每日一篇由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教育研究所共同合作创办[1]。其策划人何万贯表示,他有时会思考怎样以一些方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于是他便想到要建立每日一篇网站[2]。他在回顾开发过程时提到,他们在设计时有意让它的界面相比起其他网站简单,以让用家能够“严肃地学习”[3]。2001年,每日一篇网站进入测试阶段,期间找来四间学校试验。2002年10月,开放给香港所有学校试用[4]

网站在11月1日启动,开始向报名使用的学校收取费用[1]。2003年,SARS冠状病毒在香港引起疫情,致使当地中小学停课,香港中文大学于是开放每日一篇网站予所有小学及初中学生免费使用[5][6],直到5月15日[7]。此举让它的每天平均浏览人次在当时升至260万[8]。次年,它在流量统计服务Alexa的繁体中文网站排名中排行第52位,在全球网站则排行1,000多位[3]。它同年亦在世界阅读日期间派发贴纸和内置阅读文章的光盘[9]。2006年,雅虎香港提到在该年得到最多搜索的项目即为“每日一篇”[10]

2020年,2019冠状病毒病在香港开始流行,同令学校停课。但与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相比,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习的方式已有转变——变得不再依靠每日一篇或家长把实体作业从学校运回家中,改以Google Classroom等网络平台发放[11]

Remove ads

内容

每日一篇的用户需输入学校编号和自身的号码登录网站,然后才能阅读文章[12][4]。它每天会提供一篇文章予用家阅读,并依长度分为多个等级。每一篇文章皆有三道选择题予他们回答[12]。若当中有两道问题回答正确即被系统视为合格[13],之后它会把每篇合格文章的字数加总[1],编制用家的个人成绩和龙虎榜[6][14]。若逹不到上述要求,则系统会要求他们重新作答[15],最多可重新作答5次[16]。用家累积一定的分数,才可解锁下一级别的文章[3]。用家可选取级别较高或较低的文章作答,并获取相应的分数[17]

它的文章经由多个渠道产生。其中有的取自杂志,有的则为何万贯[13]、作家小思、中大校长金耀基等人撰写[18]。2005年,廉政公署举办网上阅读项目,向每日一篇计划提供一些它认为能“宣扬正面价值观”的文章[19][20]。次年,开始提取《大公报》的“通识新世代”版面文章作刊登之用[21]

回响

2005年,香港浸会大学教育学系助理教授潘玉琼博士表示,用家用在每日一篇时间比阅读短,因此效果不如后者。而且欠师生交互,让人的学习动机减少[22]何喜华同年在《东方日报》上评论指,出身较贫穷的学生较欠缺接触电脑的机会,让他们在访问每日一篇上跟其他人出现落差,并有机会因此而不能达到老师的要求[23]。袁进在《北京青年报》上介绍香港的中文教学时提道,其内置的文章录音让认字能力较弱的用家也能完成计划[12]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