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气候变化脆弱性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氣候變化脆弱性
Remove ads

气候变化脆弱性(英语:Climate change vulnerability,也称为气候脆弱性(climate vulnerability),或是气候风险脆弱性(climate risk vulnerability))是种概念,描述人类或生态系统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程度。它被定义为“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倾向,或是秉性”。这种概念既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自然系统(或生态系统)。[1]:12相关概念中包括有气候敏感性以及应对和调适的能力(或是欠缺调适能力)。[1]:5脆弱性是气候风险英语Climate risk组成中的一部分。社区内部以及社会、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脆弱性各不相同,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增加或是减少。[1]:12

Thumb
全球人均国民所得分布图:发展中国家具有较高的气候变化脆弱性。

人类和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此种脆弱性是由某些不符永续发展的模式所驱动,例如“不可持续的海洋利用与土地利用、不平等、边缘化、史上已有和仍持续的不公平模式(如殖民主义),以及治理方式等”。[1]:12 因此会有某些地区的脆弱性较其他地区为高的情况。一个地区内的某些方面会有较高的脆弱性(例如贫困、治理不善和暴力冲突)。某些类型的营生方式(例如小农、牧民和渔业社区等)被认为特别具有气候敏感性,而会产生更高的脆弱性。[1]:12

脆弱性可分为两个可能会重叠的类别: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经济脆弱性和地理脆弱性。人群中尤其较为脆弱的包括有低收入人群、原住民、妇女、儿童、老年人等。

目前有几种工具可用于评估气候脆弱性。由于气候脆弱性对低收入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为严重,因此气候脆弱性已成为有关气候变化调适气候融资和其他国际政策制定活动谈判中的重要衡量工具。

Remove ads

定义

气候变化脆弱性被定义为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倾向或秉性”。它既适用于人类,也适用于自然系统,两者相互依存。[1]:12脆弱性是气候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应对和调适能力较低,脆弱性就会升高。[1]:5

在研究气候变化时,所谓气候脆弱性可包括不同含义、情况和背景,此主题从2005年起就成学术研究的核心概念。[2]此概念在2007年发表的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中被定义为“系统对于气候变化不利影响 - 包括气候变率和极端事件 - 的易受性和无法应对的程度”。[3]:89在2022年发布的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中指出“分析和评估脆弱性的方法从之前发布的评估报告以来,已有进化”。[1]:5

规模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一些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案例,由左上角起顺时针方向:由高温及干旱引发的野火(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怀里卡)、由海洋酸化与海水升温引起的珊瑚白化、由风暴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洪水英语coastal flooding(于孟加拉国南部)以及土地沙漠化导致居民成为环境难民(于马利)。

据估计在2021年“全球大约有33至36亿人生活在极易受到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环境中”。[1]:12

不同生态系统和不同地点的人类,其气候变化脆弱性也并不相同: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存在显著差异。[1]:12脆弱性会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增加,或是减少。[1]:5(参见下述“更为脆弱的地区”)。

类型

脆弱性可分为两个会重叠的类别:经济脆弱性和地理脆弱性,两者并不互斥。

经济脆弱性

所谓经济脆弱的社区是缺乏财务资源,而在应对措施方面准备不足的社区。[4]一个具有气候韧性的社会需要在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可持续能源开发和防灾系统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从全球角度来看,生活在贫穷门槛边缘,或甚至低于贫困门槛的人更有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这类人最为脆弱,因为他们难有额外的资源投资于调适/缓解的基础设施。而在受到更频繁的气候变化相关灾害之后,他们也获得最少的资源作善后处理。 [5]

社会的气候变化脆弱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身的经济发展状况。[1]:12发展中国家缺乏必要的财务资源来重新安置生活在沿海低洼地区的人们,相较之下。就比发达国家中的人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1]:12

地理脆弱性

地理上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是那些间接受到自然灾害(例如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系统服务发生巨大变化(包括获取食物)的地区。低海拔岛屿国家通常以脆弱性著称,但严重依赖自给经济英语Subsistence economy为生的社区也面临重大的风险。[6]

脆弱社区往往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7]缺乏粮食安全水资源稀缺英语Water scarcity、脆弱海洋生态系统、捕鱼为生及小岛社区。

气候变化影响到严重依赖农业和自然资源为生的农村社区。气候事件频率及严重程度的升高对妇女、农村、旱地和小岛社区会产生极高比例的影响。[8]导致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剧烈的变化,迫使他们设法应对。对于地方和政府机构而言,制定应对的策略并兴建基础设施以协助受影响者,变得日益重要。各种组织正致力于制定适应、缓解和复原计划,以帮助各地依赖自然资源为生的农村和面临风险的社区。[9]

更为脆弱的地区

世界各地均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但程度不同。研究人员在2001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往往比发达国家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高置信度)。[10]:957–958例如非洲的主要经济部门极容易受到气候变率的影响。[11]:435拉丁美洲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脆弱性。[12]:697澳大利亚新西兰的一些原住民社区被认为具有较高的脆弱性和较低的调适能力[13]:509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14]:689部分原因是这些国家的调适能力较低,且调适成本占国内生产毛额(GDP)中甚高的比例。

北极具有极高的气候变化脆弱性。预计气候变化会对该地区产生重大的生态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影响。[15]:804–805

相较之下,欧洲的气候脆弱性低于发展中国家。原因是欧洲有高的国民生产毛额(GNP)、成长稳定、稳定的人口,以及完善的政治、制度和技术支持体系。[[16]:643

Remove ads

气候脆弱性论坛

本节摘自气候脆弱性论坛英语Climate Vulnerable Forum

气候脆弱性论坛 (CVF) 是个由全球受气候变化影响尤为严重的国家所组成的伙伴关系。[17]这个论坛的会员国就气候变化所造成各地社会经济和环境脆弱性加剧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寻求解决之道。这些会员国在国内和国际上积极寻求坚定且即时的解决方案来应对当前加剧的气候变化。[18]CVF成立的目的是为加强对发达国家在全球气候变化后果的问责。同时施加额外压力,要求其采取行动以应对这一挑战,其中包括被视为易受影响的国家所采取的地方性行动。 [18]参与此一伙伴关系的政治领导人“利用他们国家最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实际情况,在谈判桌上发挥远高于国家本身所具的力量”。[19]创立CVF的各国政府一致同意追求低碳发展和碳中和的承诺。[20]

更为脆弱的的人群

Thumb
发生于2021年的飓风艾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造成洪灾,当地较贫穷的社区受到更严重的影响。

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人之中,更为脆弱的人群包括低收入人群、原住民、妇女、儿童和老年人。于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刺胳针》所发表的一篇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文章提出,受影响最大的往往是最脆弱的人群,如穷人、妇女、儿童、老年人、已有健康问题的人、其他少数群体以及户外工作者。[21]:13

本节摘自气候变化的影响英语Effect of climate change#Social impacts on vulnerable groups。

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对社区内的人们并非一视同仁。其中妇女、老年人、宗教少数群体英语Minority religion和难民等弱势群体会比其他群体受到更严重的影响。[22]

  • 贫困中者(参见气候变化与贫困):世界各地低收入社区和发展中国家的穷人受影响的程度尤为严重。这类人口由于升高的暴露和本身具有的脆弱性,更易遭受气候变化的不良影响。[23]世界银行于2020年发布的一份文件中估计,全球到2030年将有3,200万至1.32亿人会因气候变化而陷入极端贫困。[24]
  • 妇女(参见气候变化与性别:气候变化会加剧性别不平等[25]会降低妇女的经济独立能力,[26]并对妇女的社会和政治权利产生总体负面影响,特别是在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中。[25]
  • 原住民(参见气候变化与原住民英语Climate change and indigenous people):通常原住民社区更为依赖环境来取得食物和其他必需品,这使他们在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时会更为脆弱。[27]由于全球各地的原住民普遍遭受压迫,会比非原住民社区更具劣势。这些劣势包括获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较少,以及贫困率较高,因而增加他们在气候变化中的脆弱性。[28]
  • 儿童(参见气候变化与儿童:《刺胳针》中关于健康和气候变化的评论将儿童列为受全球变暖影响最严重的人群之一。[29]儿童因环境因素而致死的可能性会升高14%–44%。[30]
Remove ads

降低脆弱性

脆弱性可经气候变化调适措施来降低。[1]:5因此脆弱性常被纳入与气候变化调适的对话中。此外,减少诸如贫困、性别不平等、治理不善和暴力冲突的措施也可减少脆弱性。最后,如果对气候变化采取果断行动(气候变化缓解),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即可将每个人的脆弱性降低。如果不做,新生的以及既有的脆弱性所产生的影响会更大。如果不做,其成本远高于采取行动所需的成本。[31]

气候变化调适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气候变化调适涉及结构性、物理性、社会性和制度性的做法。从左上顺时针方向:栽种红树林和其他栖息地保护英语habitat conservation的措施、建构海堤抵御因海平面上升而会加剧的风暴潮、配置绿化屋顶为城市降温并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以及利用选择性育种英语selective breeding,培养出抗旱作物

气候变化调适(英语: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所谈的是针对当前气候变化或是预期影响而调适的过程。[32]对人类而言,调适的目的是用于减轻或是避免伤害,并在其中找到机会而利用。人类对于自然系统,可透过干预的手段以协助调适。[32]世界各地本已存有不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方式、战略以及选项。调适的做法包括4种:基础设施及技术面、制度面、行为与文化面,以及依据自然而从事的做法。[33]:fig. 16.5

气候韧性

气候韧性(英语:Climate resilience)被定义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应对气候事件、或趋势,或是干扰的能力”。[34]:7这种能力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在气候变化中,透过维持其基本功能、特性和结构(以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的方式进行响应或是重组,同时又能保持调适、学习和转型的能力”来达成。[34]:7提高气候韧性的重点是减少社区、州(省)和国家目前受到气候变化诸多影响时所产生的气候变化脆弱性。[35]建立气候韧性的工作包括在社会各个层面实施的社会、经济、技术和政治战略。目前从地方性社区行动到全球条约,处理气候韧性问题已成为一优先事项,但有人提出在众多的理论中尚有大部分还未转化为行动。[36]

气候正义

公平是脆弱性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与环境正义英语Environmental justice气候正义问题密切相关。由于最脆弱的社区通常会受到最严重的影响,已有气候正义运动联合众力做出回应。气候正义中许多方面都与脆弱性和韧性有关。这些框架与其他类型的正义运动类似,包括试图为穷人分配最大利益的社会契约主义、寻求为大多数人找到最大利益的功利主义、试图减少不平等的平等主义,以及强调公平分担,但也强调个人自由的自由意志主义[37]

测量工具

为脆弱性做评估很重要,因为它可提供用于制定应对行动所需的信息。[38]气候脆弱性可使用多种流程或是工具进行分析或评估,主要由评估的规模而定。

评估

目前已有对不同规模气候变化脆弱性做评估的工具。全球脆弱性评估是把区域或是国家层面的空间测绘汇整而成。[39](pp. 1195-1199)评估也在次于国家和部门层面的规模进行,并且有越来越多针对城市中区域或包括邻近地区的规模所做的评估。也有针对当地社区进行的评估,以预测其中的社区和生计在何处以及如何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的范围和规模差异很大 - 例如世界银行和斐济经济部在2017-18年委托制作一份全国性报告,[40]而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则在2018年委托制作一份针对该市的报告。[41]或者,如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NOAA)委托针对美国海洋渔民进行气候脆弱性评估。 [42]在某些情况下,脆弱性评估会在制定当地气候调适计划或风险管理计划之前即进行。 [43]

虽然制作宏观脆弱性评估通常会用到指数和建模,但也有采用参与式的做法。

指标和指数

全球气候变化脆弱性指数包括有衡量全球国家气候脆弱性的圣母大学全球调适能力指数英语ND-GAIN、INFORM风险指数[44]和包含社会脆弱性指数的WorldRiskIndex英语WorldRiskIndex[45]采用指标的方法也用于国家和国家以下各层级的评估。使用的是许多单独,可量化指标的综合指数。为生成指数值或是“评分”,通常会根据一组标准化数值计算出简单平均值。但有时权重是根据被认为对脆弱性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来设定。

跟踪气候脆弱性由识别相关信息开始,最好是由开放数据库取得(由国家或国际机构提供),重要的是要让所有参与开发者得以自由取得这类资讯。[46]跟踪的结果有很多应用。如此取得的资料构成监测和评估气候变化韧性和调适方案及项目的指标。跟踪也是区域和国家调适政策会采用以做决策的工具。 [46]

评估脆弱性的工具

脆弱性评估与气候风险英语Climate risk评估类似,所用的工具因部门、进行的规模以及被认为脆弱的实体或系统而异。建模和其他参与性工具包括用于了解水资源脆弱性和评估方案的WEAP英语WEAP。脆弱性来源手册(Vulnerability Sourcebook)[47]是脆弱性评估实用和科学知识的指南。[48]气候脆弱性构图还可用于了解哪些地区最具地理脆弱性。 于2019年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发现有84项研究的重点是采用构图方式来传播和分析气候脆弱性。[49]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