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汕头神社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汕头神社
Remove ads

汕头神社(日语:汕頭神社すわとうじんじゃ Suwatō jinja)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大日本帝国军队在军事占领地中华民国广东省汕头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汕头市)建造的一座在华神社,祭祀对象为昭宪皇太后大国魂神大己贵命少彦名命能久亲王[注 1][1]。战争结束后被改造为他用,最终被拆除,现已不存在遗址。

事实速览 汕头神社, 基本信息 ...

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汕头沦陷后,日军开始在外马路中段的原德国驻汕头领事馆旧址处筹建汕头神社,并于1941年11月3日建成。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带走了神社内的灵位等物品。1956年3月[2]汕头市图书馆于此设立馆址,但几年后又迁出,此址改为少年宫。1970年代间,汕头市劳动局和知识青年办公室等机构在此设址办公。1975年秋天,汕头市技工学校(汕头市技工学校、汕头市第二技工学校、今汕头技师学院的前身)复校,在神社庭院的西侧搭建竹棚作为临时教室。1977年夏天,汕头市图书馆搬回此址。1982年(一说1981年[2]),神社被完全拆除,建立汕头市图书馆新馆舍。[3][4][5]神社原址现为汕头市文化馆,该处尚存狛犬一座[1]:101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