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油麻地停车场大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油麻地停車場大廈map
Remove ads

油麻地停车场大厦(英语:Yau Ma Tei Carpark Building)为香港一座已经关闭的公众停车场,位于九龙油麻地上海街250号,于1970年10月13日启用[1],1972年9月宣布扩建[2],分两阶段完成,停车场曾设有770个公众停车位[3];但配合政府进行中九龙干线工程,于2021年拆卸。

事实速览 油麻地停车场大厦, 概要 ...
Thumb
停车场大厦采用1970年代常见于政府建筑的现代建筑风格,以实用为主
Thumb
停车场内貌
Thumb
从停车场大厦可见庙街夜景
Remove ads

历史

油麻地停车场大厦原址前身部分属1919年开业的广智戏院[4],为九龙区首家戏院[5],营运至1968年结业,当时相邻为平安戏院(现平安大楼),而弥敦道一街之隔有普庆戏院(逸东酒店现址)。至于其余用地,原来则为76座旧式住宅楼宇,因兴建停车场亦被收回及拆卸,所有居民获安排迁入同期落成的牛头角下邨

1966年,当时的立法局议员称政府曾拟计划在油麻地兴建停车场,后被搁置[6]。北面停车场于1970年10月13日启用,提供420个泊车位,并为当时市政局解决全港泊车问题的长远计划之一。初期地下及阁楼的一部分为公共图书馆所用,而1至8楼为停车场[1]。1972年9月,政府宣布扩建,在停车场南面兴建另一座11层的建筑物及在原有建筑上加建两层,提供合共821个泊车位,地下、阁楼及屋顶两层则为办公室所用,同时报导称将会有一段高架桥穿过停车场的3至4层[2],以配合西九龙走廊计划[7],其后加士居道天桥于1976年兴建,位于北面停车场旁边,天桥仍未贯穿停车场,而南面停车场则于1983年竣工,自此加士居道天桥变为贯穿停车场大厦。[8]

Remove ads

设计

Thumb
穿越2至5楼的行车天桥

加士居道天桥穿越停车场的情况在香港相对少见,形成社区内一个独特奇观。建筑属现代主义风格[9],同期其他政府类似的停车场大厦包括:

政府部门机构

此外还有联合国难民署香港分署(已迁往香港逸东酒店)。

清拆

为配合兴建中九龙干线,油麻地停车场大厦将会拆卸。运输署表示已初步物色了一幅位于佐敦道连翔道交界的土地作为临时停车场,即原佐敦(渡华路)巴士总站旧址。[10]。另外路政署呼吁车主改泊海泓道停车场以及海庭道停车场。

为配合工程,油麻地停车场大厦内的政府办事处陆续迁出大楼,其中入境事务处西九龙办事处及九龙出生登记处率先于2014年1月13日迁往九龙尖沙咀金巴利街28号[11]地政总署的九龙测量处,以及九龙东区及九龙西区地政处,分别于2019年5月6日及2019年6月迁往西九龙政府合署南座[12]。至于社会福利署油尖社会保障办事处亦紧接于2019年7月22日迁往西九龙政府合署南座1楼[13],位于大楼地下及阁楼的油麻地公共图书馆将于2020年12月28日关闭并迁至对面上海街251号大楼地下A座及一至三楼[14]。不过受到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图书馆由12月10日起已经关闭,直至2021年2月19日于新址重开。

与此同时,油麻地停车场大厦6至8楼率先于2020年11月1日停用,5楼紧接于2020年12月1日停用,而整座大楼最后已于2021年1月1日起永久封闭,然后拆卸。[15]不少市民在清拆前,纷纷到停车场拍照留念。[16]而区议员何富荣指新增车位只有460个,担心会造成区内车位严重不足和违例泊车问题。[17]

按照路政署与承建商订定的拆卸方案,此大厦将会分两个阶段拆卸:首阶段会拆卸大厦北翼全座及南翼7楼以上楼层,以腾出空间重建加士居道天桥。在加士居道改道路段的东行线率先启用后,原有穿过大厦的路段将连同大厦其余部分,在第二阶段拆卸,随后再兴建改道天桥的西行线[18]

Remove ads

清拆前内部图片

清拆工程图集

邻近地方

以此场地拍摄的电影

注释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