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鄂尔多斯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鄂尔多斯部(蒙古语:ᠣᠷᠳᠤᠰ,西里尔字母:Ордос),又译阿尔秃厮、袄儿都司(Ordos)。是15世纪以来的漠南蒙古部落。又称济农部,主要生活在今鄂尔多斯高原。
历史
鄂尔多斯的名字在15世纪末始见史书。原因是鄂尔多斯部内有用来祭祀成吉思汗的斡耳朵(ordo,“鄂尔多”,大汗的蒙古包)。鄂尔多斯部守卫的成吉思汗陵由八个白色的蒙古包组成,故称“八白室”,而蒙古语称其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一名,意为“宫帐的守护者们”,或者意为属于“宫帐的人民”,而遂成为部族名的。[1]
他们一开始属于异姓领主亦卜剌、满都赉等人,后在1510年被黄金家族出身的达延汗统一,异姓贵族逃至青海,鄂尔多斯成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中右翼三万户之一。达延汗任命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又称赛那剌)为济农,驻帐统辖右翼三万户。济农子孙掌握部内孛合厮、偶甚(乌审)、叭哈纳思、打郎(达拉特)诸部,称为鄂尔多斯四营或鄂尔多斯十二鄂托克。
1628年,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西进,击溃喀喇沁部、土默特部等右翼联军,鄂尔多斯部随即溃散。林丹汗死后,1635年,鄂尔多斯部降附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初年,鄂尔多斯编为六个扎萨克旗,乾隆元年(1736年)增编一扎萨克旗。七旗在伊克昭会盟,故称为伊克昭盟,位于黄河河套之内,伊克昭盟的名称一直沿用到2001年,后改为鄂尔多斯市。[2]
Remove ads
历任鄂尔多斯济农
Remove ads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