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浮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浮躁
Remove ads

浮躁》是香港歌手王菲的第13张大碟、第4张国语大碟,也是她与新艺宝合约内的最后一张大碟,于1996年6月发行。一共10首歌曲,有8首是王菲自己创作,2首是Cocteau Twins特别为她谱写并监制,1首是鼓乐。唱片封面和封底的概念是出自《论语》:封面是“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封底是“非礼勿听”。

事实速览 浮躁, 王菲的录音室专辑 ...
更多信息 评论得分, 来源 ...
Remove ads

简介

经过前三年《十万个为什么?》、《胡思乱想》、《讨好自己》和《Di-Dar》专辑在音乐创新上的铺垫和开拓,王菲在《浮躁》终于完全抛弃商业上的考量,推出了一张自己最满意的概念大碟,这是她音乐生涯中最圆满的一次艺术尝试,也是一张彻底表达她个人对音乐理解的实验性专辑。专辑的10首作品在风格上愈发缥缈空灵,王菲在其飘摇的声线下欲营造一种相当个性化的声线,以及将自己塑造成类似Cocteau Twins那样高不可攀的精神形象,颇为另类,绝不讨好。这在之后2000年的专辑《寓言》也只是做到了一半而已。

这是张亚东第一次为王菲监制唱片,负责了一半的歌曲,窦唯负责3首,Cocteau Twins则负责2首。《浮躁》整体曲风不仅注入大量北京摇滚的元素,也融入北欧迷幻风格,却十分和谐统一。专辑的卖点和焦点集中在“扫兴”和“分裂”两首歌曲,因这两首作品皆是由Cocteau Twins为王菲友情撰写及全权制作,两首歌的曲调一致选用了大量的合成器音色及打击乐器,营造出该乐队惯有的北欧迷幻色彩。Cocteau Twins在这之后发行的单曲及合辑中,将这两首歌曲改填英语歌词重新发表。乐队也借助王菲《浮躁》专辑的宣传攻势,成功打开了亚洲市场。

专辑开场曲为音乐明亮、调子轻灵自在的“无常”。同名主打“浮躁”是首歌词只有22个字的简单歌曲,却不失变化,王菲在歌词和拟声吟唱之间轮番转换,不至单调,据制作人张亚东透露,该曲是先有了完整编曲配置后,王菲再从中套入自己的旋律及歌词[3]。专辑中有三首无词歌,分别是“想像”、“哪儿”及“野三坡”,王菲只以简单易发的"咿","啊","哦"等几个元音在整首歌作拟声吟唱,彻底颠覆当时华语流行音乐的模式。而在“末日”中,王菲采用了一字一顿的唱法,原本这种唱法会显得生硬,但是王菲在演唱时特别做了处理,她将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拉长,或在第一个字先做处理,以弥合尴尬的缝隙。“不安”则是纯音乐,没有任何人声。

专辑曲目名称也延续了《天空》和《Di-Dar》的做法,均为两个字,只有最后一首“野三坡”除外。这张曲风前卫的专辑令港台音乐市场无法接受,因此成为王菲成名后销量最差的专辑。不过仍在台湾拿下金曲龙虎榜销售榜3周亚军;在香港登上IFPI销量榜四周,最高排名为两周第二。在新加坡首日销量高达2.3万,成为当年度十大畅销专辑之一。

此专辑日后被许多流行音乐爱好者及王菲的歌迷奉为经典。王菲本人也以《浮躁》这座艺术高峰,成为首位登上《时代杂志》的华人歌手,更被该杂志誉为流行乐天后(Divas Of Pop)。

Remove ads

香港IFPI销量成绩

❶ 1996.06.27 2 王菲 浮躁

❷ 1996.07.04 2 王菲 浮躁

❸ 1996.07.11 3 王菲 浮躁

❹ 1996.07.18 8 王菲 浮躁

曲目

更多信息 曲序, 曲目 ...

音乐录影带

(依照专辑曲序排列)

更多信息 歌名, 导演 ...

奖项

发行历史

更多信息 地区, 发行日期 ...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