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

對於臺海現狀與海峽兩岸關係的陳述方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是中华民国对于海峡两岸关系的政策定位及政治口号,自2021年起成为中华民国政府对于台海现状海峡两岸关系的官方陈述方案。其前身为“海峡两岸互不隶属”,后在蔡英文政府任内将此表述变换为现行版本,作为民主进步党执政下的中华民国对于两岸政策论述的主轴,并被继任的赖清德政府大幅沿用。

这个论述主张,中华民国在1912年建国,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在中国大陆形成另一个独立主权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台湾,中华民国目前亦只统治台澎金马,双方各有其国民以及领土,并无重叠或从属,应将彼此关系定位为互不隶属的两个主权国家,互不侵犯。

因为对于台湾国家地位,以及是否承认中华人民和国是独立主权国家,中国大陆地区是否仍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等议题,在台湾内部仍有歧见,各政党对于这个尚未完全达成共识。反对者将其与李登辉政府1999年提出的“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相连结,称之为“新两国论[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认为,这个论述违背历史事实与法律现状。在其观点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陆续取得国际承认,这并非是将解放区从中国版图中分裂出去,而是“在同一国际法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并未由此而改变”[2];虽然“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但绝不导致台湾可以用中华民国的名义自立为一个主权国家,也不意味着海峡两岸已经分裂成为两个主权国家[3]

Remove ads

概论

两岸互不隶属,这个陈述方案说明,中华民国在1912年建国,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中华民国撤退到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行使在中国大陆上,形成另一个独立主权国家。台湾从来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对台湾进行有效统治。因此,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分开,在各自领土上行使各自法律,在各自领土上各自拥有主权。双方没有主权隶属关系,是两个不同的主权独立国家,双方地位平等,没有法律与政治上的从属关系,不是一个合法政府与叛乱政府之间的闗系,也不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台湾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不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中华民国的主权也不会侵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中。

作为政治修辞,在李登辉总统之外,包括连战苏起马英九、蔡英文等人都曾经使用过这个名词,但对于这个口号的实质内容为何,各政治人物则抱持不同看法。2021年蔡英文总统发表四个坚持,将两岸互不隶属作为对中国政策核心,强调中华民国政府拥有主权,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持有的一个中国原则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中国领土不容许分割。在这个原则下,不承认中华民国存在,拒绝这项方案。

Remove ads

发展历史

在蒋经国执政时期,历经退出联合国与台美断交,中华民国政府逐渐倾向支持两个中国,逐步放弃反攻大陆。[来源请求]在李登辉执政时,提出多个官方陈述方案,其中包含了最早版本的两岸互不隶属。在陈水扁与马英九执政时期,包括马英九等人,都曾经引述这个方针,将它合并在自己的政策中。在蔡英文总统执政时,将这个陈述方案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对中国政策。

李登辉执政时期

1992年,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决议案,主张“民国38(1949)年起,中国处于暂时分裂之状态,由两个政治实体,分治海峡两岸,乃为客观之事实,任何谋求统一之主张,不能忽视此一事实之存在”。在这个决议案中,认为中华民国主权及于整个中国大陆,但目前治权只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4],形成了海峡两岸分裂分治的官方方案,在这个方案下,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不是独立国家,而是两个对等政治实体。同年,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香港进行九二香港会谈,双方对于一个中国的具体内涵与进行中国统一的具体方式没有达成共识,仅在会后就“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谋求统一,但对其中政治意涵认知不同,在事务性协商中可以不涉及”的口头表述互致书信换文,形成九二共识

1993年,亚太经济合作会议在美国召开首次亚太经合会经济领袖会议。中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向国际社会表达,一个中国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之一。中华民国特使江丙坤则提出阶段性两个中国,声明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现况是两个不同的主权国家,领土各自分离。

1995年,为回应江八点,李登辉总统发布了俗称李六条的谈话,其中提到“民国三十八年以来,台湾与大陆分别由两个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治理,形成了海峡两岸分裂分治的局面,也才有国家统一的问题”。在这个谈话中,将“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修改为“台湾与大陆分别由两个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治理”[5]

1996年总统直选后

因应中国最高领导人江泽民持续进行国际宣传,声称拥有台湾主权的说法,积极与美国发展关系。为强化中华民国的国家地位,防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吞台湾,李登辉总统于1998年成立“强化中华民国主权国家地位专案小组”,组织许宗力等学者,提出了可将两岸关系定位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报告,以历次修宪来论述中华民国自成一个主权国家的法理基础,并建议进行修宪、修法等相关法律工程。

因情报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江泽民计划在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当日,向国际宣布,在汪道涵访台时,两岸将共同推动中国统一,以一国两制为目标,展开政治谈判。国安单位认为这个宣告将会在国际上破坏中华民国主权独立的地位,李登辉总统决定于当年七月先行接受德国之声访问时,提出《两国论》,以声明台湾并不接受统一的政治谈判,阻止江泽民的计划[6]

李登辉于1999年5月在接受德国之声访谈时发表谈话,认为中华民国从1912年建立以来,一直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海峡两岸分裂分治。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都是主权独立国家,海峡两岸互不隶属,如同韩国与朝鲜,西德与东德之间的闗系。因为历史与民族情感等因素,两国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此事引起中国大陆方面强烈反弹,以一连串军事演习进行灰色地带攻击[7][8]。在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提出对台动武条件。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则将采取激烈措施。

Remove ads

陈水扁执政时期

2000年5月,继任总统的陈水扁上任时作出“四不一没有”宣示,包括“不推动两国论入宪”,停止了将两国论一主张法制化的进程。对中国的主要方针为未来一中四不一没有。官方陈述方案仍然采用李登辉时期的方案,但在竞选期间曾提出一边一国口号,提倡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主张。

2003年,马英九担任中国国民党副主席任内,曾经提出“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两岸互不隶属”,与李登辉时期的陆委会论述相近。

马英九执政时期

在马英九总统任内,大体上仍然接受李登辉时期的互不隶属论述,反对两国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不是两个国家,主张在两岸之间应该避免谈到国家地位与国家主权。在台湾内部主张宪法一中,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非独立主权国家,是《中华民国宪法》下的“大陆地区”,与中华民国同属一个中国,并非是两个国家[9];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往时,双方基于九二共识,相互搁置关于“一个中国”具体内涵的分歧,不明确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独立主权国家的事实[来源请求]

陆委会主委赖幸媛夏立言皆曾提出“两岸互不隶属是政治现状”[10][11]。不过,上述“两岸互不隶属”指的皆是《中华民国宪法》中的自由地区与大陆地区分裂分治,二者同属一个中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两个国家[12]

蔡英文执政时期至今

在蔡英文总统执政之后,采用“特殊国与国关系”方案,将两岸互不隶属由论述方案[来源请求]提升为国家政策方针。依据这个政策,于2021年10月10日,在国庆演说,提出“四个坚持”的两岸政策口号,即

首次将“两国互不隶属”作为两岸论述主轴。2023年8月7日,赖清德副总统接受采访时重申两国互不隶属,称这就是“务实的台独工作者”的含义[14];同年12月30日,赖清德在竞选总统的电视辩论会表示台独的定义就是两国互不隶属[15]

2024年5月20日,赖清德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进一步阐释该口号:

其说理依据是,陆男国赔案引起政治风波后,行政院2023年5月发函裁示,中华民国国民仅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台湾地区无户籍国民二类,不再将中国大陆人民视为具有中华民国国籍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互不隶属”的政策立场,赖清德政府改变过去“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观点,对于依《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入籍台湾的大陆配偶,以其“未放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为由,援引《国籍法》禁止其参政,引起史雪燕案的行政诉讼[17]

Remove ads

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1年,中共中央台办认为蔡英文提出的两国互不隶属是在贩卖两国论、谋独。[18]

台湾

台大政治学荣誉教授明居正2024年6月受访说,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不只是法律问题,更重要的是战略考量,为台湾在未来的两岸接触谈判中,创造更大的战略空间。“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与1999年提出的“特殊的国与国关系”一样,都是为了拉远两岸距离、拉大谈判的战略空间的动作;而后来马英九政府轻易回到一个中国框架之下,其政治理念固然可嘉,但从谋略角度并不明智[19]

欧洲联盟

2024年2月28日,欧洲议会通过外交政策年度报告,其中提到“中国与台湾互不隶属”。[20]

注释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