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深圳有轨电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深圳有轨电车
Remove ads

深圳有轨电车[1]又名龙华有轨电车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市龙华区运营中的有轨电车线路,于2015年7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原预计2017年6月建成投入试运营,已于2017年10月28日通车。根据初步规划方案,线路总规模11.9公里,设20站,平均站距0.8公里,分为主线与支线。主线由清湖站至新澜站,走向为和平路—清龙路—梅龙大道—大和路—观澜人民路—环观中路—横坑路,与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观澜站换乘。支线由大和站至下围站,沿环观南路布置。通过合理的规划线路,与龙华线形成互补和喂给功能。[2]

事实速览 深圳有轨电车 (龙华有轨电车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 概览 ...
Thumb
清龙站
Remove ads

特色

根据计划,龙华区有轨电车将采用混合路权形式,列车在主干道上拥有独立路权,轨道镶嵌在道路中央的绿化带上;车辆经过平交路口时和社会车辆共享路权,并遵守道路红绿灯规则。为了有更好的城市景观,列车采用无接触网超级电容充电式电车。因为有轨电车站间距只有五六百米,超级电容提供的电能足够列车使用,停站上下客时20秒就可以完成充电,足够列车运行一至两公里。有轨电车将当做地铁的延伸来使用,运行速度有望接近地铁。[3]

线路资料

Thumb
2017年12月28日起的网络图
  • 主线车站:清湖站、清龙站、清湖小学站、梅龙北站、碧澜站、文澜站、大和站、世纪广场站、锦鲤站、河西站、观城站、大布头站、河东站、石角头站、新澜。其中清湖站、新澜站与深圳地铁4号线换乘。[4]
  • 支线车站:东庵站、高新区西站、高新区站、高新区东站、下围站。[4]
  • 长度:11.683公里[4]
    • 主线:8.578公里
    • 支线:3.105公里
  • 站数:20个[4]
    • 主线:15个
    • 支线:5个
  • 初期客流预计:3.92万人次/日[5]
    • 主线:3.19万人次/日
    • 支线:0.73万人次/日
  • 近期全日客流:2万人次/日(2018年3月25日)[6]
  • 远期全日客流:13.2万人次/日

建设营运

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采用BOT模式,特许经营20年[7]

目前,有轨电车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深圳市现代有轨电车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及为沿线资源综合开发[4]

运营安排与统计

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开通之初,清湖至新澜、清湖至下围的行车间隔为20分钟,而清湖至大和的行车间隔为10分钟。2017年12月28日起,为满足大部分市民出行需求,取消客流量较少的下围至新澜的运行交路,并将电车调配至另外两线,从而令清湖至新澜、清湖至下围的行车间隔缩短至12分钟,清湖至大和的行车间隔缩短至6分钟。新运行图较此前相比,运输能力提升87%[8]。试运营期间,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运营时间为每日6:30至23:00[9]。在2018年3月28日,全线提速,清湖至新澜、清湖至下围的行车间隔缩短至10分钟,清湖至大和的行车间隔缩短至5分钟。

截至2017年12月25日,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已安全运营59天,安全运送乘客98万余人次,日均客流1.6万余人次[8]。截至2018年3月25日,已安全运营148天,累计运送乘客254万余人次,日均客运量由试运营初期的1.3万人次攀升至2万人次[6]

Remove ads

车站连接

由于车站设于马路中央,为免影响交通,部分车流较多的车站特地兴建人行天桥连接马路两旁的人行道,亦提供电梯连接地面、站台和人行天桥。清湖站的车站更兴建人行天桥接驳现有地铁车站出入口,亦提供自动扶梯连接人行天桥。其他车站则于站台一端设置行人过路灯。

车费及购票方式[4]

Thumb
自动售票机
Thumb
检票机(已停用)
  • 有轨车实行全程一票制,票价全程2元。
  • 车票分四种,除车站自助售票机出售纸质二维码单程票,亦提供深圳通支付宝微信公众号购票三种模式,其中前者需在站台购票,而后三者则需使用电车上乘降门旁的读卡器和二维码扫描机。
  • 车票有效时间为60分钟,唯上车后只能搭乘同一班次电车,下车后换乘另一列电车需重新缴付车资。
  • 持深圳通卡可享95折优惠,在90分钟内在有轨电车与地铁、常规公交间换乘,在前款折扣的基础上再可享0.4元优惠。
  • 一名成年乘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2米以下儿童乘车。
  • 有轨电车提供五折优惠,适用于使用深圳通学生卡学生乘客。
  • 身高1.2米以下或6周岁以下的儿童可免费乘坐有轨电车。
  • 毎列电车上有验票员(列车安全员)于列车行驶中使用手持设备验票。
  • 现时站台上的检票机已不能使用,车资需于乘降门旁的读卡器和二维码扫描机上,以深圳通、具闪付功能的银联卡、纸质二维码单程票或电子二维码单程票任一方式支付。
Remove ads

用车

Thumb
一辆行驶中的深圳龙华新区有轨电车通过清湖小学站站台
Thumb
龙华有轨电车报站显示屏

龙华新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现时采用由中车株机于2017年生产的超级电容100%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身以白色和金色为主色调。因采用有轴转向架,有轨电车实现100%低地板设置,车辆入口地板与站台几乎平齐,特殊人士的轮椅可无障碍出行。车厢内部设置了近60个坐椅,大部分空间留作宽敞通道[10]

车辆采用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三相诱导交流电动机1TB1422-0GA03型(功率 100 kW),而转向架为同由西门子生产的 SF 30 Combino plus TFW 型(轴重 10 t,每卡车厢共有两个 Bo-Bo 转向架),动拖比为 3M1T,制动方式为磁道制动

车辆运行

根据通车前在地铁站派发的单张,一期采用双线单向循环运行[4],电车从清湖站开出,到达大和站后先走支线到下围站(交路2),从下围站折返到大和站再右转走主线到新澜站(交路3),最后从新澜站折返,沿主线返回清湖站(交路1)。但实际上有轨电车设有3条线路,其中1号线泊于清湖站及新澜站西站台,来往清湖及新澜;2号线泊于清湖站东站台,来往清湖及下围;3号线泊于新澜站东站台,来往新澜及下围。清湖站及新澜站为港湾式站台设计,而下围站的两个侧式站台则分布在五和大道环观南路十字路口的东、西边,列车驶入东边的站台下客后,会再向前驶入调头轨道,再以相反方向驶回另一方向。在2017年12月28日,电车公司取消3号线,来往新澜站至下围站的乘客,需在大和站下车,再重新购票登上另一线路的列车[11]

由于电车轨道只建在道路中央的路面上,因此在穿过路口时产生铁路道口。理论上在铁路道口上,有轨电车拥有优先通行权[12],但实际上电车仍需等候红绿灯转灯和路口交通指挥员指示才可开行。

Remove ads

上盖物业

龙华区有轨电车拥有一个车辆段。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成果,有轨电车车辆段位于龙华区行政文化服务中心(横坑水库)北边,河西站和观城站之间,用地规划约8.14公顷,规划容积率约4.1。不计车辆段专用部分,可供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建筑面积约29.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16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5000元保守测算,该车辆段上盖物业土地出让收入最少14.8亿元,该部分收入可用于平衡龙华区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投资。[13]

争议

  • 由于有轨电车方案与深圳地铁4号线北延段走向基本一致,虽然实际上深圳地铁4号线途径观澜大道而有轨电车经过大和路,仍有网友认为该项工程有重复建设之嫌。也有市民提出,有轨电车已经是“快要被淘汰”的交通方式,并且占用公共道路资源,也影响市容。[5]
  • 锦鲤站的车站英文名称采用汉语拼音Jinli,但在某些站牌却采用日语拼音Koi。
  • 虽然名义上为有轨电车。但是如果按照国际标准来分类,实际则不是有轨电车,而应该为轻铁
  • 自取消新澜至下围的3号线后,受影响的乘客如继续搭乘有轨电车,需在大和站下车,经人行天桥到达另一边站台,再重新购票乘车。

历史

Thumb
规划时期的线路图
  • 2012年6月,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轨道办主任赵鹏林曾到包括龙华新区以及宝安等地调研,核心议题是试点运行有轨电车。[14]
  • 2012年7月12日下午,深圳市市委常委会听取了《我市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工作情况汇报》,深圳将在机场、坪山、龙华、罗湖选择建设现代有轨电车试点线路,预计2013年底或2014年上半年试点线路可建成试用并陆续通车运营。[15]
  • 2012年10月,深圳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表示,龙华新区将在全市率先试点现代有轨电车,试点方案已初步确定。有关方面已完成了现代有轨电车试点线路的前期规划研究工作,并初步规划了线路编制规划图。[16]
  • 2013年1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编制完成。[13]
  • 2013年3月,深圳市轨道办会同龙华新区向市政府专题汇报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表示还需要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13]
  • 2013年4月初,龙华新区城建局表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进度的70%、项目整体进度的15%。[13]
  • 2015年7月30日,正式动工兴建[7]
  • 2017年1月18日,首列车运抵横坑车辆段。[17][18]
  • 2017年6月27日,有轨电车试运行[12]
  • 2017年10月28日,有轨电车正式开通试运营[19][20]
  • 2017年12月28日,取消新澜至下围的线路,将电车调配至其余两条线路,以加强两线的班次,并在清湖站至大和站采用联合班次。清湖至新澜及清湖至下围的班次为12分钟,而清湖至大和的班次则为6分钟[11]
  • 2018年3月28日,全线提速,班次提升为10分钟,而清湖至大和的班次则为提升为5分钟[6]
  • 2018年6月28日起,全线第三次压缩行车间隔,“清湖-新澜”和“清湖-下围”区段行车间隔由之前的10分钟压缩至8分钟,“清湖-大和”共线段行车间隔则由之前的5分钟压缩至4分钟。[21]
  • 2018年11月18日,龙华有轨电车当日客流量突破4万人次大关并创下了4.02万人次的客流记录。[22]
  • 2022年5月26日,因龙华大道道路抢修施工,清湖至大和区段暂停运营,上述区段停运期间深圳有轨电车运营区段调整为新澜至下围。[23]
  • 2022年6月8日19:00,龙华大道抢修完成,清湖至大和区段恢复运营,深圳有轨电车恢复原有原有运营模式。
Remove ads

车站及接驳线路

更多信息 车站名称, 英文名称 ...

未来发展

有轨电车将分为三条线(现时通车的为1号线部分(即主线)及2号线部分(即支线)),其中1号线将向南、北伸延,2号线将向东、西伸延,并在1号线南部新加3号线,届时将覆盖大浪、坂雪岗、观澜、白石龙、樟坑等地。总长度约46公里。[22]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