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湖西拱北炮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拱北炮台,旧名大城北炮台,位于台湾澎湖本岛湖西乡,设于本岛中段高点的拱北山,为曾掩护马公港背面的重要炮台遗址。[1]现为国定古迹。[2]

事实速览 湖西拱北炮台, 别称 ...

历史

大城北炮台初建于光绪13年(1887年),为因应防御海上敌舰攻击,台湾巡抚刘铭传任命澎湖总兵吴宏洛而建造的新式炮台,最初炮台形式为砖石砌三合土穹窿式,形式属传统旧式炮台,也是澎湖地区唯一的一座内陆炮台。[3] 1895(光绪21年),归因乙未战争使日军登陆澎湖,日军因而将大城北炮台此为首要占领目标,3月23日,第一游击队从里正角海岸登陆则和炮舰朝向大城北炮台发炮互击,清军为了抵御日军攻势,兵力则集中在大城北炮台地区,隔日日方则下令第一联队第一大队急行军,第十二联队第二大队展开全面攻击,最终与第一联队第七、八中队同时攻入大城北炮台,歼灭附近清军,即宣告攻陷大城北炮台,澎湖则在三天内完全攻陷。[4][5]


日军在占据澎湖岛后,随即起调查和测绘澎湖各炮台之标高和配备,并将大城北炮台改筑成“拱北山堡垒炮台”,并于1901年(明治34年)起进行构建工程,其中原大城北炮台整修为轻炮炮座和机关炮座,另在西南侧高地建造新式炮台,扩大范围工程竣工于1904年(明治37年),并在1907(明治40年)完成各炮台配炮工程。[6]

1920年(大正9年),拱北山堡垒炮台群退役,战后时期由国军接收则维持原貌,只作少部分增建与修改,当前仍为陆军澎湖防卫指挥部后勤处管理,并不开放参观[7][8]

Remove ads

设施

现列为国定古迹的当前设施始建于台湾日治时期,由拱北第一、第二、第二炮台附属框舍、拱北山堡垒、拱北山第二框舍系统组成,彼此要塞则由地下坑道相互连结,炮台略呈四方封闭式,墙上则设有炮座,兵舍设于部分胸墙下方呈穹窿状空间,此外还设有三座观测所,炮侧库及穹窖炮座,三间半地下炮具库,此外则配置井和两座地下贮水槽。[9]

相关条目

澎湖地区的炮台遗址

其他相关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