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汤大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汤大奎(1728年—1787年),字曾辂,号纬堂,江苏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清朝乾隆年间官员,官至台湾府凤山县知县。于林爽文事件中殉难。
生平
汤大奎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以试用署河南永城县知县,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授福建福州府连江县知县[1],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授福建台湾府凤山县知县。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冬,林爽文在彰化起事,其党曾伯达等南攻凤山。当时汤大奎任期已满,正在等候继任。见乱势蔓延,即率同僚招募乡勇,日夜守御。凤山县尚无砖石城墙,仅有土垣三尺许。敌兵数千人来攻,参将瑚图里率兵三百防御拱辰门,临阵脱逃,最终敌军突入城内,大奎身着朝服,持剑迎击,死于乱刀之下。其长子荀业同遇害。清军收复县城后,方有仆人辨识其尸首,收殓入棺。朝廷恤赠云骑尉世袭。[2]嘉庆五年(1800年)凤山县知县吴兆麟、典史谈堃于城隍庙檐口东壁为其树立“忠节流芳”碑。[3]《清史稿》将其列入《忠义传》。[4][5]
著作
汤大奎工诗,尤擅七言,著有《纬堂诗略》二卷、《炙研琐谭》三卷。有《竹居诗》,今仅存半卷。
家族
延伸阅读
[编]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