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塔纳尔湿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潘塔納爾濕地map

潘塔纳尔湿地(葡萄牙语:Pantanal、西班牙语:Pantanal),位于南美洲巴西马托格罗索州南马托格罗索州,湿地部分在玻利维亚巴拉圭境内,总面积达242,000平方公里,是世上最大的湿地

事实速览 世界遗产, 位置 ...
潘塔纳尔湿地
世界遗产
Thumb
位置巴西
标准自然:(vii)(ix)(x)
参考编码999
登录年份2000年(第24届会议
面积187,818 ha(725.17 sq mi)
坐标17°43′S 57°23′W
官方名称Pantanal Matogrossense
评定时间1993年5月24日
参考编码602[1]
官方名称El Pantanal Boliviano
评定时间2001年9月17日
参考编码1089[2]
Thumb
潘塔纳尔湿地
潘塔纳尔湿地在巴西的位置
Thumb
潘塔纳尔湿地
潘塔纳尔湿地 (南美洲)
关闭

潘塔纳尔地势平坦而轻微倾斜,有着曲折的河流,在雨季时会泛滥,超过80%面积会被水淹没,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集中地。潘塔纳尔被认为是全球动植物最密集的生态系统。虽然潘塔纳尔湿地与邻近的亚马逊雨林相比显得相形见拙,但实际上两者是同样地充满生气的新热带区

地理

Thumb
潘塔纳尔被水淹没,背后是私人农庄

潘塔纳尔是安地斯山脉形成之前的大规模地壳挤压所造成。地壳挤压造成内部的三角洲,高原上几条的河流汇集,多年来不断将沉淀物及土壤侵蚀的残余物冲积于潘塔纳尔地区内[3]

潘塔纳尔平均每年降雨量为1,000至1,400毫米,巴拉圭河亦为湿地供水。湿地的平均温度为摄氏25度,温度于0度至40度之间波动。

12月至5月为潘塔纳尔的雨季,湿地的水平线会上升逾3米。正如尼罗河每年的泛滥一样,造就肥沃的土地,潘塔纳尔水位的上升不但滋养了当地的生产者,及滋养了当地的物种。人类过分占用资源已经造成问题,潘塔纳尔内接近99%的土地被私人拥有,特别用作农耕及经营大牧场。

潘塔纳尔湿地是天然的水质处理设备,具有强大的沉积和净化作用。流水进入湿地后,各种物质随水流缓慢而沉积,成为湿地植物的养料,其中的有毒物质被迅速分解。但是,假若这个净化系统负荷过重,湿地的物种就会遭殃。工业发展(特别是采金业)已开始为湿地带来问题。

动物

潘塔纳尔湿地生态系统栖息了约有463种鸟类[4]、269种鱼类、236种哺乳动物[5]、141种爬虫与两生类、及超过9,000种的无脊椎动物。

其中,苹果螺为潘塔纳尔湿地的关键种;湿地每年都会有一段时间是淹没于水中,这使得被浸没的植披会死去并逐渐腐烂。在腐烂的过程中,负责分解的微生物会将水中的氧气耗尽,使环境变得不适合其他较大型的分解者生存。然而苹果螺同时具有肺与鳃,可以将呼吸管伸出水面,直接将空气引入肺囊,这让它们得以于继续于缺氧水体中生存,分解腐坏的植物,提供之后的植物生长营养所需。此外,苹果螺本身也是很多动物的食物[6][7][8]

潘塔纳尔湿地当地最稀有的物种莫过于沼泽鹿巨獭,此外也栖息了许多濒危及近危物种,包括:紫蓝金刚鹦鹉(因其高达10,000美元黑市价,被大量捕捉至濒临绝种)、冕雕英语Chaco eagle鬃狼薮犬南美貘大食蚁兽美洲豹巨犰狳。其他无危物种则包括水豚虎猫巴拉圭凯门鳄。根据1996年的资料,潘塔纳尔湿地中共栖息了1,000万头的凯门鳄,为当时全世界鳄鱼栖息密度最高的地区[9]

一共有13种的、6种的琵鹭、5种的翠鸟以潘塔纳尔湿地作为繁殖与猎食的场所。另外也有19种的鹦鹉(其中5种为金刚鹦鹉)栖息于此。此外,在潘塔纳尔湿地也有发现数种候鸟,包括金斑鸻游隼长刺歌雀英语Bobolink[10]

栖息于潘塔纳尔湿地的鱼类多半为食碎屑动物,从沉积物或植物表面上摄取碎屑为食;且能够适应湿地的低含氧水体[11]。除了潘塔纳尔湿地之外,这些鱼类还能透过季节性的泛滥往来于各河道及泛滥平原之间[11]

除了凯门鳄外,其他栖息于潘塔纳尔湿地的爬虫类包括黄水蚺金泰加红腿象龟美洲鬣蜥

潘塔纳尔面临的危机

潘塔纳尔湿地的生态系统正面临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危机,包括不受监管的钓鱼消遣、狩猎、偷运濒危物种(凯门鳄美洲豹山猫鹦鹉)、不受监管的旅游活动、森林砍伐火耕。在过去的雨季,泛滥的水位很高,淹没了很多的耕地。洪水退却将大量杀虫药冲入河道及湖泊,杀死大量的鱼。

2020年,潘塔纳尔湿地发生持续数个月的火灾,火灾波及潘塔纳尔湿地10%以上的面积,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12]

潘塔纳尔马托格罗索国家公国

位于巴西境内的潘塔纳尔湿地部分被划为潘塔纳尔马托格罗索国家公国(Pantanal Matogrossense National Park)并加以保护。国家公园成立于1981年9月,占地1,350平方公里,位于马托格罗索州的Poconé自治市,古鲁匹河(River Gurupi)及Bahía de Sao Marcos的河口之间。

公园于1993年5月24日根据湿地公约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近年来,巴西为了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但加强对当地居民进行环保教育,并加强管制措施,例如在湿地的一些主要入口设立检查站,严禁捕杀猎物和砍伐树木,并且对可捕杀的水生动物的种类和大小都有严格规定。政府更规定,凡是牧场的牛只遭到美洲豹袭击,均可向政府索取赔偿,但严格禁止猎杀美洲豹。

注脚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