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澳大利亚地理
概况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土地面积7,686,850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小的大陆[注 1],包含世界面积第六大的国家的领土。澳大利亚四面环海,拥有长达25,760公里的海岸线和面积达8,148,250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澳大利亚的海上邻国包括了印度尼西亚、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全国可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三个地区。中部是辽阔的沙漠,干旱少雨;而大分水岭以东则降水较为充沛。澳大利亚人口密度低(3人/平方公里)[1],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与东南部海岸。澳大利亚为全球17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东北部海岸有世界闻名的自然遗产大堡礁,最大的离岛塔斯马尼亚岛则位于南部海域。
Remove ads
疆域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介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以及亚洲和南极洲之间,拥有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等岛屿。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东南隔塔斯曼海与新西兰为邻,北部隔帝汶海和托雷斯海峡与东帝汶、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相望。[2]
大洋洲地处亚洲与美洲之间空中、海上航线以及海底电缆所经之地,同时还是舰船的淡水和燃料供应地,不仅在国际交通上和战略上居重要地位,而且也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澳大利亚占有大洋洲绝大部分陆地,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较为平直,长达36,735公里[3]。澳大利亚东西最大距离4,00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680千米。最北的约克角位于南纬10°,最南的威尔逊角位于南纬39°,最西的斯提普角位于东经113°,最东的拜伦角位于东经153°[4]。
澳大利亚时区横跨三个基础时区,西部时区(西澳大利亚)为+8区;中部时区(北领地和南澳大利亚)为+9.5区,其中南澳大利亚实行夏令时为+10.5区;东部时区(昆士兰省等)为+10区,其中新南威尔士(NSW)、塔斯马尼亚(TAS)、维多利亚(VIC)和澳大利亚首都领地(ACT)实行夏令时为+11区。[5]
Remove ads
地质
澳大利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是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6]。于澳大利亚西南部Mount Barren群地层南缘的尤冈克拉通所做的锆石定年分析显示,大约在17亿年前,皮尔巴拉-尤冈(Pilbara-Yilgarn)与尤冈-高勒(Yilgarn-Gawler)两个克拉通发生碰撞,聚集成为原始的澳大利亚大陆[7]。
由于澳大利亚位于板块中间,因此没有活火山,平均每5年会有一次超过6级的地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是发生在1906年,估计地震震级达7.3级[8]。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黄金、铁矿石、铅、镍、金红石、银、铀、锌和锆资源,第二多的铝土矿、褐煤、钴、钛铁矿和钽资源,第三多的铜和锂资源,第四多的钍资源以及第五多的黑煤和锰矿资源。其中,卡迪亚谷铜金矿黄金储量逾1000吨、铜储量逾400万吨。[9]
Remove ads
地形
澳大利亚全境平均海拔300米,超过1,000米的山地面积低于1%,低于500米者达87%,乃地表起伏最和缓的大陆。澳大利亚可以分为五个地形区:一、西部是海拔200~500米的低高原,多分布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000~1,200米的横断山脉。二、中部是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盛长草本植物,其中埃尔湖(Lake Eyre)是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2米,以此为中心的大平原为大自流盆地。三、东部是古老山脉所形成的高地。四、大陆型岛屿,如:塔斯马尼亚岛。五、海洋型岛屿,如:东北部沿海的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10]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面积约占该大陆的60%。高原南部、大澳大利亚湾以北是纳拉伯平原,正好位于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之间。大分水岭位于澳大利亚东岸,自新南威尔士州以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北起约克角半岛,南至维多利亚州,长3,500公里,宽约200至300公里,海拔一般约800至1,000米,东坡较陡,西部缓斜,东南部的科修斯科山海拔2,230米,是澳大利亚本土最高峰(全国最高峰莫森峰位于赫德岛上),由于地势较高,冬季会有积雪[11][12][13]。
澳大利亚拥有大自流盆地、墨累河盆地、尤克拉盆地、荒漠盆地、坎宁盆地等自流泉盆地20多处,总共面积达27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其中,大自流盆地从卡奔塔利亚湾向南延伸至达令河北支流的上游,平均海拔200米以下,面积达173.5万平方公里,为世界最大的自流盆地。大自流盆地拥有自流井1.8万眼,丰富的地下水不仅为当地的畜牧业生产提供水源,而且也为发展旅游业在水源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条件。[14]
塔斯马尼亚岛地势较高,因第四纪冰川三次侵蚀而形成U形谷、悬谷和瀑布等自然景观资源。现在在较高处仍然有冰川分布。岛西南部的维德港,因冰川侵蚀而形成了峡湾海岸。东部海岸地区有大片的洁净沙滩分布,东北部沿海形成了长达2,000余公里的大堡礁。[15][16]
地貌
澳大利亚虽然四面环海,却非常干燥,沙漠和半沙漠面积达340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44%[17]。西澳大利亚沙漠是吉布森沙漠、大沙沙漠、小沙沙漠等澳大利亚西部沙漠的统称[18]。其中,大维多利亚沙漠位于澳大利亚内陆西南部,跨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北接吉布森沙漠,南邻纳拉伯平原。东西长1,000多公里,最宽约550公里,面积达424,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50-300米,多沙丘、沙原和盐沼。塔纳米沙漠位于澳大利亚北部,大部分横亘于北领地中部,小部分伸入西澳大利亚州。辛普森沙漠位于澳大利亚中部,面积约176,500平方公里,包含澳大利亚北领地、南澳大利亚州和昆士兰州的一些地区[19][20][21]。
Remove ads
澳大利亚的冈瓦纳雨林包括散布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边界上的多片雨林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最大面积的亚热带雨林[22]。盾状火山口群的地质特点和大量珍稀濒危雨林物种使得该保护区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保护价值。1986年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4年扩展为今日的规模。冈瓦纳雨林共包括50块保护区,总面积达3,665平方公里,相当于澳大利亚总面积的千分之三[23]。原本以所在的地域为名称作“中东部雨林”,后来以冈瓦纳为名是因为化石证明,在冈瓦纳大陆时,这片雨林的植物组成就已经和今日一样[24]。在澳大利亚别的地方,也有和冈瓦纳大陆时一样植被的雨林,最大的一块处于塔斯马尼亚岛上的塔尔金荒野。冈瓦纳雨林每年的游客大约有二百万[22]。

澳大利亚丹霞地貌的岩性绝大部分为砂岩[25]。乌卢鲁是一个大型砂岩岩层,位于澳大利亚的近乎地理中央处,北领地的南部,乌鲁汝-卡塔楚塔国家公园之内,是世界上仅次于奥古斯特山的第二大单体岩石,是阿男姑人(该地区的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圣地,而列为世界遗产。由于形成乌卢鲁的砂岩含有较多铁粉,氧化之后呈现红色,使得乌卢鲁呈现红色外观。原住民在距今1万年之前已经开始在乌卢鲁一带居住。这里发现的壁画遗迹中历史最久的距今已有超过1,000年的历史[26][27][28]。乌卢鲁现在由原住民组织所有,在法律上该组织将乌卢鲁一带的土地借给澳大利亚政府至2084年。现在进入乌卢鲁一带地区需要支付25澳元的入场费。[29]
水文
墨累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河流[30],发源于澳大利亚最高的山脉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山脉,往西北方流,构成维多利亚州与新南威尔士州的边界[31]。墨累河在最后500公里往南移动,进入南澳大利亚州,经由亚历山德里娜湖,于阿德莱德附近的古尔瓦(Goolwa)注入印度洋[32]。墨累河水量季节性强,干季易断流。
澳大利亚湖泊大致分为五种类型:沿海湖泊、泻湖(淡水湖)、冰川湖、盐湖和火山湖。澳大利亚地图册中标注的湖泊共计有101个,加上比较小的湖泊,全澳约有700多个湖泊,但全年有水的并不多,大部分是盐沼。澳大利亚建有近400座水库,总库容达800多亿立方米。全澳主要有8个比较大的淡水湖和12个咸水湖,其中艾尔湖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湖泊,面积超过9,000平方公里,长期呈干涸状态;其次是托伦斯湖。[33]

东澳洋流是澳大利亚沿岸最大洋流,沿着澳大利亚东岸北边流向南边,夹带温暖的海水。在某些大陆架,海流时速最高可达7节,均值为2至3节。东澳洋流会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间的塔斯曼海形成漩涡,并将热带海洋生物带往澳大利亚东南岸亚热带的区域。[34][35]
西澳洋流为印度洋环流的一部分。印度洋的南赤道洋流西流至非洲沿岸转向南流,经莫桑比克海峡,称为莫桑比克洋流,属暖流性质,然后在非洲南端并入西风漂流,东流至澳大利亚西南,一部分水流沿澳大利亚西岸转向北流,称为西澳洋流。[36][37]
气候

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12月~2月为夏季,3月~5月为秋季,6月~8月为冬季,9月~11月为春季[38]。澳大利亚北部年均气温为27℃,南部14℃。[39]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以炎热干燥为主要特征,但同时也具有多样性。西部高原和内陆沙漠还有墨尔本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BWh)和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BSh),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仅100~300毫米;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Aw,冬季干旱型),年降水量1,000~2,300毫米,为全国多雨区,少部分属副热带湿润气候(CWa、Cfa);东部新英格兰山地以南属海洋性气候(Cfb、Cfc)和温带阔叶林气候,年降水量500~1,200毫米。[40]
澳大利亚干旱面积比例达44%,是全球最干燥的大陆[17],饮用水主要是自然降水,并依赖大坝蓄水供水。政府严禁使用地下水,因为地下水资源一旦开采,很难恢复。2006年起,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扩大,导致降雨大幅减少,各大城市普遍缺水,纷纷颁布多项限制用水的法令,以节水渡过干旱[41]。这一现象直到2008年后开始好转,东海岸每年的降雨量亦开始恢复正常[42]。澳大利亚在夏季风全盛时期存在三个季风槽:西南太平洋夏季风槽、东南印度洋夏季风槽和北澳大利亚季风槽[43]。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在季风爆发之前会有降水[44]。
Remove ads
生态

澳大利亚大部分是半干旱或荒漠地带,但生态环境极为丰富,包括从高地的石南荒原到热带的雨林,为全球17个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之一。澳大利亚许多生物是当地独有,原因是澳大利亚大陆较古老、地理上长期孤立,和气候极端多变。其被子植物约85%、哺乳类动物约84%、鸟类超过45%,和近岸温带鱼类约89%是特有种。[45]澳大利亚许多生态区,和区内的生物已面临人类活动和外来物种的威胁。联邦《1999年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育法案》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根本法律。基于“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设立了许多受保护地区以保育独特的生态系统;64个湿地根据《湿地公约》而登记;另有16个世界遗产。[46][47]
澳大利亚约有27,700种植物,澳大利亚多数木本植物是常绿的,且很能适应火灾和干旱,例如桉树和金合欢。澳大利亚的豆科植物种类繁多且本地特有,它们能与根瘤菌和菌根真菌共生,因此较适应较贫瘠的土壤。澳大利亚的雨林横跨整个国家,覆盖各种气候类型,其中昆士兰州北部的戴恩树热带雨林(Daintree Rainforest)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热带雨林。[48]
居住在这片大陆上的动物中,有83%的哺乳类、89%的爬虫类、90%的鱼与昆虫,以及93%的两栖类是澳大利亚的特有种[49]。澳大利亚出名的动物有单孔目(如鸭嘴兽和针鼹)、有袋类(如袋鼠、无尾熊和袋熊,其中拳击袋鼠还是澳大利亚的国家象征)、湾鳄和淡水鳄、鸸鹋和笑翠鸟等鸟类。澳大利亚的毒蛇数量在世界之最。[50]
澳大利亚野犬约引进于公元前3,000年,当时澳大利亚原住民与南岛人贸易。[51]人类最初定居后,许多动植物品种很快绝种,包括一些大型动物,欧洲殖民开始后,更多物种步向灭绝,包括袋狼。[52]
灾害
但近十年来,由于干旱恶化,东岸地区屡次传出森林大火;2009年,由于纵火案,东岸地区的森林和部分民宅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火灾侵袭。澳大利亚丛林大火是澳大利亚炎热干燥季节频繁发生的野外火灾,每年都会破坏大面积的土地,并且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定的澳大利亚本地植物群依赖着丛林大火繁殖,火灾时常交替发生,成为了澳大利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些桉树和斑克木来说,大火可以使植物种子开裂,从而得以生根发芽[53]。大火也促进了新的植被生成,一些别的物种也能够很快从大火造成的损失中恢复过来。[54][55][56]
由于澳大利亚四面环海,会受到大洋上形成的风暴、气旋影响。影响比较大的有气旋雷瓦、气旋塔莎、强烈热带气旋崔西、气旋奥森、气旋莫妮卡、气旋雅思、气旋阿莱西亚等。[57][58][59]
注释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