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濑户市
位於日本愛知縣中北部的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濑户市(日语:瀬戸市/せとし Seto shi */?)是位于日本爱知县中北部的市级行政区划,辖区主要位于尾张丘陵的中部,西南部地势较为低平,主要市区位于矢田川及其支流濑户川之间的区域。
在本市南部与长久手市之间的山丘地上,设有负责中京圈无线数字电视的集约电波塔-濑户数位塔。
“
Remove ads
人口
过去曾经以陶瓷工程产业而发展,在1920年代曾是全爱知县人口第五多的行政区划,也因此在1929年成为爱知县内第五个市级行政区划;但在陶瓷产业衰退后,逐渐成为名古屋市的通勤城镇,人口并随着大型新市镇的开发而快速成长,但在2000年代后人口成长趋缓。
![]() | ||||||||||||||||||||||||||||||||||
濑户市与日本全国年龄别人口分布比较图 (2005年资料) |
濑户市的年龄、男女别人口分布图 (2005年资料) | |||||||||||||||||||||||||||||||||
■紫色是濑户市
■绿色是全国 |
■蓝色是男性
■红色是女性 | |||||||||||||||||||||||||||||||||
濑户市人口变化
| ||||||||||||||||||||||||||||||||||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统计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数据 |
Remove ads
历史
过去在令制国时代最初属于尾张国山田郡;12世纪起,此区域陆续由水野氏、山田氏在南部丘陵及北侧庄内川沿岸建立了入尾城、南山城、上菱野城。[3][4][5]
13世纪时由曾至中国的加藤景正在此找到合适的黏土原料后,开始发展出生产陶器的产业,本地的陶器也开始以“濑户烧”而闻名。[2][6]
在约15世纪时山田郡被废除,因此此地大部分区域改划入春日井郡,南部矢田川附近区域则划入爱知郡。
15世纪时松原氏也曾在矢田川及其支流濑户川之间的区域建立了横山城、今村城、本地城。[7][8][9]
17世纪进入江户时代后,全域都成为尾张藩的领地,位于北部山区内的定光寺也成为尾张藩主尾张德川家的菩提寺;19世纪实施废藩置县后本地改隶属名古屋县,在1872年的第一次府县整并后隶属新整并而成的名古屋县,而名古屋县在四个月后更名为爱知县。[10][11]
1889年日本实施町村制,设立了濑户村,不过最初的濑户村仅霞有濑户川周边区域,现在的濑户市其他地区在当时还分属八白村、水野村、挂川村、上品野村、下品野村、赤津村、幡野村、山口村八个行政区划;濑户村很快地在1892年即改制为濑户町,在1906年爱知县的町村整并中,位于东北侧的挂川村、上品野村、下品野村被整并为品野村,位于南侧的幡野村和山口村被整并为幡山村,西侧的八白村虽然一度在1906年被整并至旭村,但在1925年原属八白村的今地区、美浓之池地区与位于东侧的赤津村一同被并入濑户町,濑户町之后再于1929年升格成为濑户市。[12]
位于西北侧水野村、位于南侧的幡山村和位于东北侧于1924年升格而成的品野町,此后先后在1951年、1955年、1959年被并入濑户市,组成现在濑户市的范围。[12]
Remove ads
行政
历任首长
Remove ads
交通


名古屋铁道濑户线自西侧的名古屋市市区中往东经尾张旭市直接进入濑户市的市中心,利用此条铁路可在40分钟内抵达名古屋市荣町车站;此外,由爱知县多个地方政府共同经营的爱知环状铁道线以南北方向自西侧的主要市区间通过,两条路现在新瀬户车站及濑户市车站可以以站外方式转乘。[14]
高速道路东海环状自动车道以南北向自辖区东部山区间通过,往北可直接进入岐阜县的土岐市。
市内的客运路线主要由名古屋铁道集团旗下的名铁巴士及由市政府委托营运的濑户市社区巴士所经营,其路线以新瀬户车站及尾张濑户车站为中心,大部分路线都可以在这两个车站与名古屋铁道的铁路转乘,也有部分路线可直接接入长久手市、尾张旭市,甚至至名古屋市;在北部山区的下半田川町地区则有同样属于名古屋铁道集团,但以岐阜县东浓地区为主的东浓铁道所经营的路线可以直接自多治见市往返。[15][16][17]
Remove ads
-
水野车站
-
新瀬户车站
-
濑户市役所前车站
-
尾张濑户车站
-
山口车站
-
濑户口车站
-
中水野车站
- 高速道路
观光资源
由于自古即为陶器的产地,陶瓷相关文化也成为濑户的特色,包括约为14世纪至15世纪时期的小长曾陶器窑遗迹,聚集了多个陶瓷产业的窑垣的小径,以陶器为主题的爱知县立陶瓷博物馆、濑户市新世纪工艺馆、濑户染付工艺馆、濑户藏博物馆。[18][19][20][21]
北部山区内建于14世纪的定光寺由于为尾张德川家的菩提寺,多个建筑仍完整保存至今,其本堂及供奉尾张德川家家祖德川义直的源敬公庙都已被列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周边区域也成为著名的秋季红叶欣赏景点。[22]
1990年代起,濑户市开始结合陶瓷产业,以招财猫为主题,举办来福招财猫节,除了在市内推出招财猫彩妆服务,让市民和旅客以招财猫的彩妆造型于市内走动,餐厅也推出以招财猫造型的陶器作为外带便当盒,并开办以招财猫为主题的“日本招财猫大奖”,获奖者可直接在市内举行个展。2005年在市区内也由私人设立了招财猫博物馆。[23][24]
2005年国际博览会曾在濑户南部的丘陵区域内设有濑户会场,当时的会场在活动结束后被规划为公园海上之森,在此区域内仍可见到部分过去博览会时留下的设施。[25][26]
-
小长曾陶器窑遗迹
-
窑垣的小径
-
窑垣的小径资料馆
-
爱知县立陶瓷博物馆
-
濑户市新世纪工艺馆
-
濑户染付工艺馆
-
濑户藏博物馆
-
定光寺源敬公庙唐门
-
招财猫博物馆
-
自海上之森见到的浓尾平原及名古屋市区
-
海上之森内的物见之丘展望台
教育
名古屋学院大学于1968年在濑户市的东北部丘陵地上建立了濑户校区,目前主要由运动健康学部所使用。[27]
过去在东南部还曾有以生活学科为主的名古屋圣灵短期大学,1995年后与南山大学合并经营后,该校地也在2000年成为南山大学的濑户校区,不过南山在大学在2017年将校区统整回位于名古屋市内的主校区,南山校区因始而停止使用,[28]
此外东京大学的大学院农学生命科学研究科在此拥有一片实验林场,同时也设有生态水文学研究所。[29]
位于主要市区内的爱知县立濑户工科高等学校为市内历史最久的公立高等学校,其前身为配合本地制窑产业而成立于1895年的“濑户陶器学校”,在1948年日本实施学制改革后成为“爱知县立濑户窑业高等学校”,过去曾为全日本唯一以制陶为特色的“窑业高等学校”,但在2021年配合时代的改变而更名为现在使用的“爱知县立濑户工科高等学校”。[30][31]
-
名古屋学院大学濑户校区校门
-
爱知县立濑户工科高等学校校门
Remove ads
姊妹、友好城市
参考资料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