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灵鹫山 (印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灵鹫山(梵语:Gṛdhrakūṭa),梵名中译鹫峰山、耆阇崛山,又可简称为灵山、崛山,位于古印度王舍城西。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据《大唐西域记》与《法显传》之记载,推定其位置在今比哈尔邦王舍城东南之塞拉吉里(Śaila-giri)。因顶峰有一处山石形似鹫,且该山鹫多,从而得名[1]。
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曾在此开示佛法,包括《妙法莲华经》(故法华会又叫灵山会)、《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般若经》,及一部分《阿含经》等。佛涅槃后,弟子们在此山下的王舍城举行第一次集结。中国古代高僧法显、玄奘、义净都先后前往这里参拜和居住过,并做过详细记录。[2]此处亦是提婆达多推石伤佛处。
相传东晋印度高僧慧理来杭州,看到灵隐寺后面有一座山,和故乡的灵鹫山形貌相似,就说这是从印度飞来的,然后此山被称作“飞来峰”。
Remove ads
相册
-
俯瞰
注释
参考条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