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热带风暴巴威 (2015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熱帶風暴巴威 (2015年)
Remove ads

热带风暴巴威(英语:Tropical Storm Bavi,国际编号:1503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32015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Betty)为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三个被命名的风暴。“巴威”(越南语Ba Vì)一名是由越南所提供,是指位于河内市巴位县巴位山脉英语Ba Vì mountain range,峰顶高达1281米,该处有一国家公园[1][2]

事实速览 热带风暴巴威, 路径图 ...
Remove ads

发展过程

形成初期发展缓慢

2015年3月6日,一个低压区基里巴斯东北方海面上生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7W。该处环境一般,海水温度偏低,垂直风切偏高令该系统发展缓慢,副热带高压脊今该系统以时速约25至30公里向西移动,并逐渐靠近菲律宾。同日上午7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低”,至翌日下午2时,提升为“中”。同时,日本气象厅率先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1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同时下午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级进一步提升为“高”,并同步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下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3W。日本气象厅亦于翌日凌晨2时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巴威。[3] 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及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中央气象局亦将其升格为轻度台风

逐渐减弱最终消散

14日下午5时,巴威逐渐增强,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后于最佳路径中遭撤销),巴威达到顶峰,并维持了2日。16日上午2时,中央气象台将其降回热带风暴。下午4时,巴威进入香港天文台的责任范围,香港天文台将其评为热带风暴。[4] 巴威逐渐减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香港天文台分别于17日下午8时、18日4时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日本气象厅和中央气象局亦同时于18日2时作出此降格,当中中央气象局对其停止编号。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出最后的警报。巴威继续减弱,香港天文台19日上午四时将其降为低压区,中央气象局于22时凌晨2时跟随。 3月19日上午4时,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低压区。日本气象厅于23日下午8时表示巴威已经减弱消散。

事后

其后,于香港天文台所发布的最佳路径中,香港天文台把巴威的风速上调为每小时85公里。但由于巴威的巅峰强度在香港天文台责任范围外出现,故此无法判断香港天文台是真正把巴威的巅峰强度上调,还是只是反映香港天文台责任范围外而未有公开的数据,直至香港天文台发表二月热带气旋概述,表示“巴威于3月14日下午达到其最高强度,中心附近最高持续风速估计为每小时85公里。”

影响

3月17日上午11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将已进入责任范围的巴威评级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Betty(贝蒂),开始发布第一报热带气旋资讯。[5]

3月19日上午5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将其降格为低压区,并发布最后一报(第5报)热带气旋资讯。[6]

热带气旋信号使用纪录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