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2000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台风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
Remove ads

2000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2000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国海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五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事实速览 2000年太平洋台风季, 气旋季长度 ...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并被列入2000年太平洋飓风季。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00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压的编号以W字母作结。

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英语:PAGASA)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此外,由于中港澳采用同一翻译名,而台湾之翻译名字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风暴可能会有2个不同的中文名字,直至2020年代起台湾与中港澳共同协商确认风暴的中文名字,及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称(国际名字及菲律宾名字)。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Remove ads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2000年太平洋台风季总共产生了23个热带气旋

台风达维(Damrey)

PAGASA:Asi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5月4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帕劳东偏北海面上生成。向西北方向移动。5月7日UTC±0时,该热带低压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达维,成为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的新风暴名单,首个在西北太平洋南海获得名字的热带气旋。UTC+6时,达维增强为强热带风暴。5月8日UTC±0时,达维转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发展成台风。5月9日UTC+6时,达维达到颠峰,最大持续风速为110 kt。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并逐渐减弱。达维掠过硫黄岛小笠原群岛后,5月11日UTC+12时,达维减弱为强热带风暴。5月12日UTC+6时,达维减弱为热带风暴。UTC+12时,达维转化为温带气旋。5月17日UTC±0时,完全消散。


首任 太平洋台风季名称
达维 Damrey
继任
2005年
Remove ads

热带风暴龙王(Longwang)

PAGASA:Bi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5月17日UTC+6时,一热带低压吕宋岛以西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向东北方向移动。5月19日UTC±0时,增强为一个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龙王。龙王继续向东北前进,保持热带风暴的强度。5月20日UTC+6时,龙王在日本以南转化为温带气旋。该气旋继续向东北前进,5月24日UTC+6时,该气旋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


首任 太平洋台风季名称
龙王 Longwang
继任
2005年

台风鸿雁(Kirogi)

PAGASA:Dit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2日UTC+6时,一热带低压菲律宾以东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向北移动。7月3日UTC+6时,该热带低压强度达到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鸿雁。UTC+12时,鸿雁增强为强热带风暴。UTC+18时,鸿雁在冲之鸟岛西南面增强为台风。7月5日UTC±0时,鸿雁在冲之鸟岛以西转向北偏东移动,并达到了顶峰,最高持续风速为85 kt。7月7日,它的中心出现双眼壁。它快速移动,时速达每小时50公里,7月8日掠过日本东部沿岸后,UTC±0时,鸿雁减弱为强热带风暴。UTC+21时,鸿雁转化为温带气旋。7月10日UTC+12时,完全消散。

Remove ads

台风启德(Kai-Tak)

PAGASA:Ed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启德是本台风季在南海上生成的首个台风。7月3日UTC+12时,一热带低压菲律宾吕宋岛以西海面上生成,并采取向北的路径。7月5日UTC+18时,在菲律宾吕宋岛西北缓慢移动,并迅速发展成一个热带风暴,命名为启德。7月6日UTC±0时,启德增强为强热带风暴。UTC+12时,启德再增强为台风。7月7日UTC±0时,启德达到顶峰,中心亦出现双眼壁,最高持续风速为75 kt。达到顶峰后开始向东北移动。7月8日UTC+12时,启德减弱为强热带风暴。7月9日UTC+1时,启德登陆于台湾台东县成功镇附近。UTC+6时,启德于基隆市安乐区附近出海。UTC+9时,启德继续减弱为热带风暴。穿越台湾后,启德继续北进,在7月10日于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石桥头镇附近作第二次登陆。启德掠过上海市,然后进入黄海。UTC+18时,启德转化为温带气旋。7月12日UTC+6时,完全消散。

Remove ads

热带风暴天秤(Tembin)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17日UTC±0时,一热带低压北马里亚纳群岛北部海面上生成。最初往西北方向移动,后转向北方向移动。7月19日UTC±0时,该热带低压在小笠原群岛附近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天秤。天秤保持热带风暴的强度,继续向北方向移动。7月21日UTC+18时,天秤在日本东南约200公里减弱为热带低压。7月23日UTC+12时,完全消散。


首任 太平洋台风季名称
天秤 Tembin
继任
2005年

强热带风暴布拉万(Bolaven)

PAGASA:Huan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24日UTC±0时,一个热带低压吕宋以东海面上生成。向北方向移动,后转东偏北方向移动。7月25日UTC+18时,该热带低压在冲绳附近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布拉万。7月26日穿越冲绳南部。7月26日至28日布拉万做了一个逆时针交替的动作,并在冲绳东部海域保持热带风暴的强度。稍后,布拉万移动速度减慢。7月29日UTC+6时,布拉万增强为强热带风暴。UTC+12时,布拉万减弱为热带风暴。布拉万进一步北移至奄美大岛。7月31日UTC±0时,布拉万在韩国釜山东面减弱为热带低压。UTC+6时,布拉万转化为温带气旋。8月2日UTC+6时,完全消散。


首任 太平洋台风季名称
布拉万 Bolaven
继任
2005年
Remove ads

热带风暴珍珠(Chanchu)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27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马绍尔群岛东部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向北偏西方向移动。7月28日UTC+18时,该热带低压在马绍尔群岛以东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珍珠。稍后,珍珠转向北方向移动,并维持热带风暴的强度一天。7月29日UTC+18时,珍珠在威克岛以东减弱为热带低压。7月30日UTC+12时,完全消散。


首任 太平洋台风季名称
珍珠 Chanchu
继任
2006年

强台风杰拉华(Jelawat)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31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南鸟岛南部海面上生成。向西移动。8月1日UTC+12时,该热带低压迅速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杰拉华。8月2日UTC±0时,杰拉华增强为台风。往西偏北成向移动,8月3日UTC±0时,杰拉华在马里亚纳群岛北部达到颠峰,风眼十分圆和大,直径约为100公里,最高持续风速为85 kt。杰拉华以台风的强度向西移动了几天,并在8月6日UTC+3时,穿越北大东岛以北海域。然后,杰拉华转为向西北方向移动。8月8日凌晨,杰拉华穿越冲绳以北海域,进入东海,开始减弱。8月10日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附近登陆,UTC+6时,杰拉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继续向内陆推进。UTC+12时,杰拉华减弱为热带风暴。UTC+18时,杰拉华减弱为热带低压。8月12日18时,完全消散。

台风艾云尼(Ewiniar)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9日UTC±0时,一热带低压关岛以西海面上生成。最初向西方移动,后转为向北方移动。UTC+18时,该热带低压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艾云尼。艾云尼加速向北移动,8月11日UTC+6时,艾云尼在小笠原群岛西南面增强为强热带风暴。8月12日UTC+12时,艾云尼在日本以南减慢移动速度和转向东偏北方向移动。艾云尼继续以强热带风暴的强度保持了三天向东偏北方向移动。8月15日UTC+18时,艾云尼在日本以东海域增强为台风,最高持续风速为65 kt。8月16日UTC+12时,艾云尼减弱为强热带风暴。8月17日UTC+12时,艾云尼减弱为热带风暴。稍后,艾云尼转为向北移动。8月18日UTC+12时,艾云尼转化为温带气旋。8月21日UTC+12时,完全消散。


首任 太平洋台风季名称
艾云尼 Ewiniar
继任
2006年
Remove ads

超强台风碧利斯(Bilis)

PAGASA:Is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18日UTC+12时,一热带低压在雅蒲岛西北海面上生成。它在副热带高压脊的引导下,稳定地向西北移动。8月19日UTC+6时,该热带低压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碧利斯。UTC+18时,碧利斯增强为强热带风暴。8月20日UTC+12时,碧利斯在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面增强为台风,最高持续风速为110 kt。其后碧利斯转向西偏北移动,直趋台湾,同时在良好的大气环境下稳定地增强。碧利斯于8月22日UTC+14时30分(当地时间22时30分)于台湾台东县成功镇登陆,大约4小时半后在云林县附近进入台湾海峡。碧利斯并没有受台湾中央山脉的严重破坏,出海时仍达台风强度。8月23日UTC+4时左右(当地时间中午时分),碧利斯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东石镇附近的作第二次登陆。随后,碧利斯继续向内陆推进并迅速减弱。UTC+6时,碧利斯减弱为热带风暴。UTC+12时,碧利斯减弱为热带低压。随后它受西风槽影响,逐渐转向北偏东移动。8月25日UTC+18时,碧利斯在黄海转化为温带气旋。8月27日UTC+6时,碧利斯登陆朝鲜黄海南道延安郡一带。UTC+12时,完全消散。

Remove ads

热带风暴格美(Kaemi)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19日UTC+12时,一热带低压在南沙岛以北生成。初向西方移动,后转西北方向移动。8月21日UTC+12时,该热带低压在越南以东200公里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格美。8月22日UTC+6时,格美在越南岘港市山茶郡附近登陆。UTC+12时,格美减弱为热带低压。8月24日UTC±0时,完全消散。


首任 太平洋台风季名称
格美 Kaemi
继任
2006年

台风派比安(Prapiroon)

PAGASA:Lus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24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在雅蒲岛西北部海面上生成。初向西方移动,后转向北方向移动。8月26日UTC+18时,该热带低压在冲之鸟岛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派比安,转为向西北方向移动。8月27日UTC+18时,派比安往西北方向前进,并增强为强热带风暴。8月28日UTC+12时,派比安改以向北的路径。8月29日,派比安加速向北前进,并穿越冲绳岛附近。8月30日UTC+6时,派比安在东海加强为台风。UTC+12时,派比安达到顶峰,最高持续风速为70 kt。稍后,派比安进入黄海。8月31日晚上,派比安在朝鲜黄海南道瓮津郡 (黄海南道)登陆,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9月1日UTC+6时,派比安减弱为热带风暴。UTC+12时,派比安转化为温带气旋。9月4日UTC+12时,完全消散。

热带风暴玛莉亚(Mari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27日UTC+6时,一热带低压在香港以南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采取向南的路径,UTC+12时,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玛莉亚。玛莉亚两天内都以热带风暴的强度,继续在南海北部向南移动。在吕宋以西500公里,玛莉亚停止向南移动,几乎静止不动。8月30日UTC±0时,玛莉亚顺时针转。稍后,玛莉亚向北前进。9月1日清晨,玛莉亚登陆中国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鹅埠镇附近。UTC+6时,玛莉亚减弱为热带低压。9月3日UTC±0时,完全消散。

超强台风桑美(Saomai)

PAGASA:Os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31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在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海面上生成。初向北方移动,后转向西方向移动。该热带低压采取向西的路径,9月2日UTC+12时,该热带低压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桑美。9月3日UTC+12时,桑美增强为强热带风暴。9月4日UTC+6时,桑美在塞班岛东部增强为台风。9月5日UTC+6时,桑美转向南转动,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9月6日UTC+6时,桑美由向西移动转向西北移动。稍后几天,桑美保持强热带风暴的强度,并稳定地向西北方向移动。9月9日UTC±0时,桑美重新加强为台风,在卫星云图上可见其细小但十分清晰的风眼。9月10日UTC+12时,桑美在大东群岛以南达到顶峰,最高持续风速为95 kt。9月12日UTC+10时,桑美于冲绳县国头郡宜野座村登陆。桑美进入东海后,转为向东北移动。稍后,桑美再转为向北北移动,并加快其移动速度。9月15日UTC+12时,桑美减弱为强热带风暴。UTC+20时,桑美登陆韩国庆尚南道固城郡附近。9月16日UTC+6时,桑美在朝鲜半岛东北部转化为温带气旋。9月19日UTC+6时,完全消散。

热带风暴宝霞(Bopha)

PAGASA:Ningn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4日UTC+6时,一热带低压在吕宋东部海面上生成。初时向西方移动,后来在9月6日进行一次逆时针方向转动,转为向西偏北方向移动。UTC+18时,该热带低压在大东群岛以南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宝霞。9月8日,宝霞穿越冲绳岛南部。9月9日,宝霞再一次逆时针方向转动,转为向南移动,并穿越西表岛。9月9日晚上至9月10日早上,宝霞保持热带风暴的强度,经过台湾以东。9月10日UTC+23时,宝霞登陆卡加延省圣安娜英语Santa Ana, Cagayan附近。9月11日UTC±0时,宝霞减弱为热带低压。UTC+18时,完全消散。

台风悟空(Wukong)

PAGASA:Ma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4日UTC+6时,一热带低压在吕宋西部海面上生成。初时几乎静止不动,9月5日UTC+12时,该热带低压在南海进行一次逆时针方向转动,转为向西方向移动。9月6日UTC±0时,该热带低压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悟空。UTC+12时,悟空增强为强热带风暴。9月7日UTC+18时,悟空增强为台风。9月8日UTC+6时,悟空达到顶峰,最高持续风速为75 kt。9月9日,悟空掠过海南省三亚市附近。UTC+6时,悟空减弱为强热带风暴。9月10日UTC+4时,悟空登陆越南河静省奇英县附近。UTC+6时,悟空减弱为热带风暴。UTC+12时,悟空在泰国东北部减弱为热带低压。9月11日UTC±0时,完全消散。

强热带风暴清松(Sonamu)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14日UTC+6时,一热带低压在硫黄岛西方部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向北方移动,9月15日UTC+3时,该热带低压在硫黄岛以南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清松。清松转为向北移动,9月16日UTC+12时,清松穿越小笠原群岛附近。9月17日UTC±0时,清松在日本以南增强为强热带风暴,转为向北偏东方向移动。9月18日UTC+6时,清松在千岛群岛转化为温带气旋。9月20日UTC+12时,该气旋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

超强台风珊珊(Shanshan)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17日UTC+6时,一热带低压在马绍尔群岛东北部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向西北方移动,9月18日UTC+12时,该热带低压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珊珊。9月19日UTC±0时,珊珊增强为强热带风暴。UTC+12时,珊珊在附近海域增强为台风。珊珊进一步增强并穿越威克岛东北部。9月21日UTC+12时,珊珊在威克岛以南达到顶峰,最高持续风速为95 kt。珊珊转为向东北方向移动,9月22日至23日,珊珊加速前进并逐渐减弱。9月24日UTC+18时,珊珊在中途岛西北部海面转化为温带气旋。9月25日UTC+18时,该气旋穿越国际日期变更线。

台风摩羯(Yagi)

PAGASA:Pa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0月21日UTC±0时,一热带低压在马里亚纳群岛南部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0月22日UTC±0时,该热带低压在冲之鸟岛东偏北部海面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摩羯。10月23日UTC+12时,摩羯增强为强热带风暴。摩羯保持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0月24日UTC+12时,摩羯在冲绳岛南部海面增强为台风。稍后,摩羯达到顶峰,最高持续风速为70 kt。摩羯转变路径由向西北方向改为向北方移动。10月25日UTC+12时,摩羯减弱为强热带风暴。10月26日至28日,摩羯在冲绳岛附近海域转了一圈。10月26日UTC+12时,摩羯减弱为热带风暴。10月27日UTC±0时,摩羯减弱为热带低压。10月28日UTC+12时,完全消散。

台风象神(Xangsane)

PAGASA:Rem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0月24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在雅蒲岛东南部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逐渐发展,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0月26日UTC+6时,该热带低压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象神。象神向西偏北方向前进,10月27日UTC±0时,象神增强为强热带风暴。UTC+21时,象神登陆菲律宾南甘马仁省萨尼亚英语Sagñay, Camarines Sur沿海。10月28日UTC+12时,象神减弱为热带风暴。10月29日早上,象神穿过吕宋岛后进入南海。UTC+6时,象神再度增强为强热带风暴。初时象神减速向西移动,后来几乎静止不动。UTC+18时,象神开始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10月30日UTC±0时,象神增强为台风,稍后,象神在吕宋岛以西达到顶峰,最高持续风速为75 kt。随后两天,象神保持台风的强度,继续以北偏东方向移动。11月1日UTC±0时,象神减弱为强热带风暴。同日早上,象神掠过台湾东部,进入东海。象神转为向东北方向移动。UTC+12时,象神转化为温带气旋。11月2日UTC+12时,完全消散。

强热带风暴贝碧嘉(Bebinca)

PAGASA:Seni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0月30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在帕劳北部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几乎与象神有着相同的过程。11月1日UTC±0时,该热带低压在棉兰老岛东北面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贝碧嘉。UTC+18时,贝碧嘉在吕宋东南部增强为强热带风暴。11月2日UTC+18时,贝碧嘉登陆菲律宾奎松省雷亚尔英语Real, Quezon后,然后开始减弱。11月3日UTC±0时,贝碧嘉在吕宋西部减弱为热带风暴。贝碧嘉进入南海后,11月4日UTC±0时,贝碧嘉重新增强为强热带风暴。11月5日,贝碧嘉转为向北移动。11月6日,贝碧嘉转为向西移动,强度逐渐减弱。UTC+12时,贝碧嘉减弱为热带风暴。11月7日UTC±0时,贝碧嘉在香港以东南减弱为热带低压。11月8日UTC±0时,完全消散。

热带风暴温比亚(Rumbia)

PAGASA:Toy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1月27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在帕劳西部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向西移动。11月28日UTC+12时,该热带低压在附近海域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温比亚。稍后,温比亚转向西偏北方向移动。11月30日UTC+18时,温比亚在菲律宾东萨马省萨尔塞多英语Salcedo, Eastern Samar减弱为热带低压。12月2日UTC+6时,完全消散。

台风苏力(Soulik)

PAGASA:Welp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苏力在12月下旬生成,在过去的15年中第一次超越该年的风季。2000年12月28日UTC+18时,一热带低压在棉兰老岛东部海面上生成。该热带低压初始时向北移动,翌日,向西转向菲律宾前进。在向西路径,12月30日UTC±0时,该热带低压在莱特岛以东200公里增强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苏力。苏力改变路径往东北前进,12月31日UTC+18时,苏力增强为强热带风暴。苏力保持强热带风暴的强度,向东东北方向移动。

2001年1月2日UTC±0时,苏力在冲之乌岛改为向北偏东方向移动。UTC+6时,苏力减弱为热带风暴。UTC+18时,苏力重新增强为强热带风暴。1月3日,苏力转为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开始迅速发展。UTC+6时,苏力增强为台风。UTC+12时,苏力达到顶峰,最高持续风速为80 kt。1月4日UTC+6时,苏力减弱为强热带风暴。UTC+12时,苏力减弱为热带风暴。UTC+18时,苏力减弱为热带低压。1月5日UTC±0时,完全消散。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低压03W

PAGASA:Cons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5月21日于东沙岛东南约330公里处形成。它采取东北途径横越巴林坦及巴斯海峡,并在翌日变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低压04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618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6月18日晚上迅速形成,当时它位于香港天文台南偏西约35公里。该小型热带低压向北移动,在大屿山及香港岛之间掠过,越过青衣岛后,在荃湾附近登陆。热带低压的螺旋雨带为香港带来狂风骤雨,本地亦测得强风。登陆后,热带低压进入深圳,接着于广东内陆消散。[1]

热带低压只有被香港天文台升格。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曾评定此扰动成为热气低气压的可能性为“低”。

热带低压07W

PAGASA:Glo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08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一低压区在7月15日下午于西沙岛以东约220公里发展为一热带低压。它向西北移动,在7月16日傍晚于海南岛东部登陆并在海口附近消散。

热带低压10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14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16W

CPHC: Wene(维涅)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17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风暴27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一低压区在9月29日清晨于威克岛北偏西约840公里处发展为一热带低压。它于太平洋上向东北缓慢移动,并在9月30日晚上减弱为一个低压区。

热带低压28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一低压区在10月7日于胡志明市以东约500公里处形成为一热带低压。该热带低压初时缓慢移动,接着在10月9日朝西偏北前进。在随后三日,它向东北移动。此热带低压于西沙岛附近掠过后,在10月13日转向西推进,翌日减弱为一低压区。

热带低压32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一热带低压在11月9日于冲绳岛西南面约310公里处形成。它向东北移动,当晚在冲绳岛附近变为一温带气旋。

热带低压

PAGASA:Ulpi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一低压区在12月5日于南沙岛西南面约250公里处发展为一热带低压。该热带低压向西移动,在12月7日于越南胡志明市以南约150公里处掠过,然后减弱为一低压区。

热带气旋时间表

本年度的太平洋台风季有二十三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全部热带低压或以上级别的气旋详情。强热带风暴或以下者,采十分钟平均风速,台风级别者,采一分钟平均分速并分成五级。

台风 (2000年)热带风暴 (2000年)强热带风暴 (2000年)台风 (2000年)台风 (2000年)台风 (2000年)强热带风暴 (2000年)台风悟空 (2000年)热带风暴 (2000年)台风桑美 (2000年)热带风暴玛莉亚 (2000年)台风派比安 (2000年)热带风暴格美 (2000年)台风碧利斯 (2000年)台风艾云尼 (2000年)台风杰拉华 (2000年)热带风暴珍珠 (2000年)强热带风暴布拉万 (2000年)热带风暴天秤 (2000年)台风启德 (2000年)台风鸿雁 (2000年)热带低压618热带风暴龙王 (2000年)台风达维 (2000年)

热带气旋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了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字。名字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字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小组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

更多信息 提供国家/地区, 名称 ...

菲律宾热带气旋命名法

Thumb
当热带气旋在红色框内,便会给名字。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语:PAGASA)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的话(不论强度高低),就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字。名单每四年循环再用,因此本年名单与1996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名单相同[2]。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

  • Asiang 0001
  • Biring 0002
  • Consing 03W
  • Ditang 0003
  • Edeng 0004
  • Gloring 07W
  • Huaning 0006
  • Isang 0010
  • Lusing 0012
  • Maring 0016
  • Ningning 0015
  • Osang 0014
  • Paring 0019
  • Reming 0020
  • Seniang 0021
  • Toyang 0022
  • Ulpiang
  • Welpring 0023
  • Yerling(未用)
  • Aring(未用)
  • Basiang(未用)
  • Kayang(未用)
  • Dorang(未用)
  • Enang(未用)
  • Grasing(未用)

参考资料

内部链接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