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99年太平洋台风季

太平洋台风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99年太平洋颱風季
Remove ads

1999年太平洋台风季泛指在1999年全年内的任何时间,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所产生的热带气旋。虽然有关方面并没有设下本台风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分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六月至十二月期间形成。

事实速览 1999年太平洋台风季, 气旋季长度 ...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飓风。在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是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而在该地区的热带低压的编号都以 W 字母作结。而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风暴责任范围以内的热带低压,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都会为它们订立一个菲律宾名称,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同一个风暴有时候会有两个不同的名称。

该年的风季里,共有5个台风进入香港50公里范围(台风利奥台风玛姬台风森姆台风约克强热带风暴锦雯),当中除台风利奥外均直接穿越香港(以上五者均令天文台悬挂八号或以上信号),三个于西贡附近登陆,均创下纪录。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Remove ads

已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希丽达 (Hilda)

PAGASA:Au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1999年1月4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1999年首个热带气旋警告[1],指一热带扰动于马来西亚沙巴北面海岸上形成为一热带低压,更名为希丽达。并缓慢地向北移动,进入了南海南沙群岛海域。1月6日,希丽达被升格为一热带风暴,中心风力最高风速达每小时65公里。但因受到南海北部的高气压影响,之后就迅速减弱,翌日于南沙群岛的太平岛一带消散为一低压区

此次热带气旋为马来西亚的沙巴带来连续大雨的天气,造成六人死亡[1],经济损失了130万美元。

热带风暴爱莉丝 (Iris)

PAGASA:Beb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风暴雅各 (Jacob)

PAGASA:Kar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台风姬蒂 (Kate)

PAGASA:Did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台风利奥 (Leo)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4月27日,一热带低压于西沙群岛西南约170公里处形成,更名为利奥,并向南海东北部移动。在同日发现后不久,利奥迅速增强为一热带风暴,两日后,除著利奥进入了香港天文台800公里范围内,于9时40分悬挂一号戒备信号。翌日,利奥于南海中北部已发展成一台风,受利奥及东北季风的共同影响,香港渐吹强风,并在16时15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在5月1日,台风利奥在南海北部已减弱为一强热带风暴,并略为转向北偏西方向移动,移近珠江口广东东岸一带,在5月2日,利奥预计会为珠江三角洲带来烈风,香港天文台也于该日发出八号东北烈风或暴风信号,为自1946年以来最早悬挂八号信号的一次。原本估计利奥会在香港登陆,但最终利奥再在香港东偏南45公里再度转向,在深圳大亚湾登陆,除著利奥的远离和减弱,香港天文台于同日的17时30分改发三号强风信号,直至利奥于晚间在广东东北变为一低压区后,所有风球也于同日20时45分除下。

Remove ads

台风玛姬 (Maggie)

PAGASA:Et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台风玛姬于1999年夏季曾对香港台湾造成严重的影响,与稍后出现的台风约克吹袭香港,悬挂了九号风球。

玛姬自东北向西南穿越香港,当时香港继1997年台风维克托之后,首度再次挂起九号风球。

热带风暴尼尔 (Neil)

PAGASA:Helm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台风奥嘉 (Olga)

PAGASA:Is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 热带风暴保罗 (Paul) 热带风暴保罗在东海达到巅峰

热带风暴慧卓茹 (Rachel)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风暴慧卓茹是1999年中唯一登陆台湾的热带气旋。

强热带风暴森姆 (Sam)

PAGASA:Lud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森姆是1999年第二个登陆香港的热带气旋。当年共有5个热带气旋吹袭香港50公里范围,当中有4个直接穿越香港,这都创下了纪录。另外,森姆是有纪录以来为香港带来最多降雨的台风。森姆吹袭期间,中华航空642号班机香港国际机场降落时失事,全机翻转并起火。机上3人死亡,208人受伤,是新机场于1998年7月启用以来首宗致命航空事故。

台风泰妮亚 (Tany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强热带风暴多拉 (Dor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6日,原于北美洲墨西哥以南的东太平洋海面有一热带扰动发展,并向稳定西移动,更名多拉。多拉于夏威夷群岛和北美洲大陆之间的东太平洋海面曾一度达至每分钟220公里每小时的最高持续风速。于夏威夷群岛以南略过后,强度开始进一步减弱,之后更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太平洋海面,是继1994年飓风约翰后首个热带气旋能由东太平洋进入西太平洋,故也被称作“飓风”。

8月20日上午5时,位于中太平洋的多拉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进入西北太平洋范围,因此改由日本气象厅(JMA)发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评定为强热带风暴,沿用东太平洋名称多拉。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评定为热带风暴。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22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8月23日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多拉是1999年内维持时间最长的热带气旋,维持日数一共达17日。

台风维赛尔 (Virgil)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风暴芸蒂 (Wendy)

PAGASA:Mam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台风约克 (York)

PAGASA:Nene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约克于9月12日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形成,穿越吕宋北部以后进入南海向广东沿岸移动。9月16日早上掠过香港南部之后穿越珠江口在珠海登陆移入内陆。约克掠过香港期间,香港天文台一度悬挂10号飓风讯号。这是香港在1983年之后16年内首次悬挂最高的热带气旋警告讯号,亦是香港在整个90年代唯一一次,更是香港主权移交中国以来第一次。约克在香港造成2人死亡,约50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港元。约克在菲律宾亦造成山体滑坡,引致18人死亡。在珠海及邻近广东地区,约克造成15人死亡,700人受伤。澳门亦有1人受伤。

热带风暴思雅 (Zia)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风暴安茵 (Ann)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台风巴特 (Bart)

PAGASA:Oni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台风巴特在日本造成严重损失[2][3]。该台风造成36人死亡[4]

热带风暴锦雯 (Cam)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9月24日,一热带低压于香港以南约410公里处形成,更名为锦雯。锦雯除了是最后一个于1999年登陆香港的热带气旋外,也是有记录以来比较接近香港形成的热带气旋之一。就在锦雯于9月24日被发现形成后,香港天文台就马上悬挂一号戒备信号(值得留意的是,当时令香港16年来要悬挂第一次十号飓风信号的台风约克才于9月17日在广东西部消散,而约克的消散和锦雯的形成只有7日差距)。锦雯被发现后不久就马上增强升格为一热带风暴,并采取向北偏东方向移动。翌日再度增强并升格为一强热带风暴。但受到清凉的东北季风影响,锦雯在当日黄昏前已减弱为一热带风暴,虽然如此,香港由于受着两股强风影响,平均风力有增无减,使香港天文台就该日改挂三号强风信号。9月26日清晨,锦雯的风眼越来越接近香港,香港天文台就于当日5时20分改挂八号西北烈风或暴风信号,并于中午前后在香港新界西贡登陆,之后再掠过新界多个地方沙田流浮山等地。风眼掠过期间,香港风向突变为吹西南风,香港天文台在11时20分改挂八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进入后海湾不久,锦雯迅速减弱为热带低压,再在珠江口消散为低压区。

台风丹尼 (Dan)

PAGASA:Pep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于10月2日在菲律宾东方的海面上生成,于10月5日登陆吕宋岛以后继续向西前进,进入南海后折向北,于10月9日在漳州龙海县镇海角登陆后逐渐减弱,最终于10月11日进入黄海并消散。

热带风暴伊芙 (Eve)

PAGASA:Ren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风暴法兰基 (Frankie)

PAGASA:Senda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台风姬罗莉亚 (Gloria)

PAGASA:Trining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最后一个由SSHWS帮台风命名的台风。

未被国际命名的热带气旋

在1999年,虽然有大多数的热带气旋已被命名,仍然还有少数没被命名的热带低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热带低压07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08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6月21日,太平洋第8个出现热带扰动于日本冲绳东南海面一带形成,并向西北方向移动,进入东海。后因向西北移近马纬度无风带的关系,使08W之后有大部分时间都一直处于微弱的状态,并同时转向偏北方向移动。由于08W移动相当迅速,很快就在晚上登陆韩国济州岛,数小时后就登陆韩国于朝鲜半岛内最南端的城市光州市。翌日早上,08W在韩国全州市一带转向东北方向移动,穿越韩国大部分城市,于江陵市蔚珍郡之间一带出海,进入日本海,一直于日本北海道一带以西海域中才转化为温带气旋并消散。

热带低压 10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7月25日,受菲律宾吕宋东北海面的新形成的一道热带低压尼尔影响,一热带扰动原于南海中部的低压区与同日形成之热带低压尼尔一同形成为一热带低压。由于这两股热带气旋的同时出现,使两热带气旋受藤原效应影响而一直互相牵制未能增强。10W初时缓慢地向北移动,进入了南海北部。香港天文台也于该日悬挂一号戒备信号。7月26日,10W被香港天文台升格为一热带风暴,中心风力最高风速达每小时65公里。与历代受藤原效应影响的热带气旋一样,10W风向颇为飘忽,初时曾采取一个向西的方向移动,但当10W在海南岛以东海域改为转向东北的方向移动,使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方突然转吹强风至烈风程度的阵风,香港天文台于晚上10时45分改挂三号强风信号,在7月27日清晨约4时虽曾在香港120公里范围掠过,但因该热带风暴在登陆前已稍为有减弱的迹象,加上烈风圈较小以不致于令香港大部分地区吹烈风,故即使其风暴中心达到烈风程度而在香港附近水域掠过,也没有悬挂八号烈风或暴风信号。之后10W在上午于广东汕头市一带登陆,除著10W的远离和减弱,香港天文台于下午1时45分除下所有风球。最后10W减弱为一热带低压,仍继续向内陆进一步移动,最后于同一天在江西省福建省一带消散为一低压区。

热带低压 14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8月8日,一热带扰动于日本硫磺岛以南约120公里形成一股热带低压,初时采取向北的方向移动。8月9日进入伊豆群岛南部水域,并转向北偏西方向移动。翌日于日本三重县尾鹫市登陆,登陆时最高持续风速仅有每小时45公里,为1999年24个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弱的,不久14W快速减弱,并继续向北移动。穿越本州后于日本海消散,14W由生成至消散只有两日时间。

热带低压 15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 18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 28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31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32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低压 33W

事实速览 持续日期, 强度 ...

热带气旋时间表

台风丹尼台风约克 (1999年)台风森姆台风玛姬

热带气旋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台风是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直至1999年太平洋台风季完结。由2000年开始,将会改由日本气象厅命名。

  • Ann 9917
  • Bart 9918
  • Cam 9919
  • Dan 9920
  • Eve 9921
  • Frankie 9922
  • Gloria 9923
  • Herb
  • Ian
  • Joy
  • Kirk
  • Lisa
  • Marty
  • Niki
  • Orson
  • Piper
  • Rick
  • Sally
  • Tom
  • Violet
  • Willie
  • Yates
  • Zane
  • Able
  • Beth
  • Carlo
  • Dale
  • Ernie
  • Fern
  • Greg
  • Hannah
  • Isa
  • Jimmy
  • Kelly
  • Levi
  • Marie
  • Nestor
  • Opal
  • Peter
  • Rosie
  • Scott
  • Tina
  • Victor
  • Winnie
  • Yule
  • Zita
  • Amber
  • Bing
  • Cass
  • David
  • Ella
  • Fritz
  • Ginger
  • Hank
  • Ivan
  • Joan
  • Keith
  • Linda
  • Mort
  • Nichole
  • Otto
  • Penny
  • Rex
  • Stella
  • Todd
  • Vicki
  • Waldo
  • Yanni
  • Zeb
  • Alex
  • Babs
  • Chip
  • Dawn
  • Elvis
  • Faith
  • Gil
  • Hilda 9901
  • Iris 9902
  • Jacob 9903
  • Kate 9904
  • Leo 9905
  • Maggie 9906
  • Neil 9907
  • Olga 9908
  • Paul 9909
  • Rachel 9910
  • Sam 9911
  • Tanya 9912
  • Virgil 9913
  • Wendy 9914
  • York 9915
  • Zia 9916

菲律宾热带气旋命名法

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 (PAGASA) 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名单每四年循环再用,因此本年名单与1995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名单相同,官方暂时未公布名称更换。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字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则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将会使用的名称。

  • Auring 9901
  • Bebeng 9902
  • Karing 9903
  • Diding 9904
  • Etang 9906
  • Gening
  • Helming 9907
  • Ising 9908
  • Luding 9911
  • Mameng 9914
  • Neneng 9915
  • Oniang 9918
  • Pepang 9920
  • Rening 9921
  • Sendang 9922
  • Trining 9923
  • Ulding (unused)
  • Warling (unused)
  • Yayang (unused)
  • Ading (unused)
  • Barang (unused)
  • Krising (unused)
  • Dadang (unused)
  • Erling (unused)
  • Goying (unused)

参考资料

内部链接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