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玉穗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玉穗山(布农语:Damuh;排湾语:Paruljadjek)为台湾中央山脉一座著名的高山,标高3,045米,山顶设有三等三角点7527号,[1]位在中央山脉云峰往西延伸的支棱,是日治时布农族长期的抗日基地玉穗社背后所依托的山头,座落于高雄市桃源区梅山里,玉山国家公园的西南园区内。由中央山脉南二段的云峰往西隔着下降将近1000米深的狭窄鞍部约4公里处连接,北方隔着荖浓溪与约8.5公里外玉山山脉的南玉山相望,由西侧、北侧荖浓溪及南侧拉库音溪所围绕。 “玉穗”一名为日治时以日文汉字(玉穂/タマホ Tamaho)转译布农语Damuh、Tamuhu,意为“露珠”,[2]形容山形呈圆珠状[3]:168,而山容整体刚好有如早晨清新的露珠滴落时的状态,为位在荖浓溪及拉库音溪上游布农部落“玉穗社”(另有音译“塔马荷社”,日语:タマホ)背后依托的山头,社名由山名而来。[注 1]另有一种解释为布农语mamuhu变音,意为疲劳酸痛,因当地陡坡行走脚疲劳酸痛。[3]:56-57日治时玉穗社在“大分事件”之后,期间又发生“郡大社脱出事件”、“大关山事件”,成为“台湾全岛最后未归顺蕃”布农英雄拉荷·阿雷近二十年间的长期抗日根据基地。日方在其北侧修建八通关越道路、南侧修建关山越警备道,并在玉穗社隔拉库音溪南岸制高处的关山越设立中之关驻在所直接监控。[5]玉穗山标高超过三千米、又有基点、又为名山,却未入选百岳。[6] 在部分官方的地图中(如各版本的《经建版地形图》),因字形与日文汉字“穂”非常相近,此山被误标成“玉德山”。[注 2]
日治后期1939年,拉荷·阿雷因健康因素,被移住到荖浓溪中游,今高雄市桃源勤和村与复兴村之间东岸的河阶台地,小关山西北支棱的棱尾。新部落仍以近音日文汉字称为玉穗社,[8]:278-279其东侧所依托1578米高的山头也称玉穗山。[9]
Remove ads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