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圻(1530年—1615年),字元翰(或符翰),号洪洲,或号普始,南直隶嘉定县江桥人(一说上海县人,两地现今均属上海市)。明朝政治人物、学者、藏书家。
生平
王圻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应天府乡试第一百十二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联捷考中会试二百八名,廷试三甲一百五十名进士,礼部观政,本年八月授江西清江知县,四十五十一月改万安县,隆庆二年(1568年)九月选擢云南道监察御史。因敢于直言,与首辅高拱意见不合,四年二月出为福建佥事,十二月降为邛州判官,六年七月升迁进贤县知县。万历三年(1575年)九月复除曹县知县,四年八月升开州知州,六年升靖州同知,九年十一月升湖广佥事,十年九月改任本省提学佥事,十三年十月官至陕西布政使司参议,十四年正月致仕。万历四十三年卒,年八十六。
王圻晚年辞官归隐,专事写作。在诸翟靠近吴淞江的地方种植万株梅[1],谓之“梅花源”,自号“梅源居士”。是当时松江府四大藏书家之一。[2]。
著作
著有《续文献通考》254卷、《洪洲类稿》4卷、《三才图会》105卷、《两浙盐志》、《海防志》、《谥法通考》、《稗史类编》(又名稗史汇编)等。他还刻印过薛璀《读书录》11卷、《续集》12卷、《薛文清公事实》1卷,宋魏了翁、元方回《古今考》38卷,宋蔡正孙辑《精选诗林广记》4卷,题梁丘子注《黄庭内外景经注解》3卷,《图说》1卷等。去世后,其子王思义辑刻过他的《王侍御类稿》16卷。[3]
家族
曾祖王𫓧。祖王槐。父王燿,医学正科、封知县;母马氏,封孺人。兄王墀、弟王陞、王重。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