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王肯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王肯堂(1549年[1]—1613年),字宇泰,一字损仲,号损庵,又号念西居士,直隶金坛(今属江苏)人,明朝医学家、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生平
王肯堂为王樵次子,自幼天资聪颖,好读九流百家之学。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科应天府乡试第三十一名举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同进士[2],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万历十九年(1591年)八月授检讨,次年,丰臣秀吉攻陷朝鲜,兵部尚书石星仓皇募兵,王肯堂对其募兵而不练兵有意见,上疏陈十议,自请担任御史练兵海上,疏留中,愤而引疾告归[3]。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二月京察,以其为王锡爵亲党为由,评为“浮躁”[4]。万历三十一年正月初十日(1603年2月20日)又以此为由,谪王肯堂为浙江海盐县县丞,人们多认为王肯堂是被冤枉的,大多对其持同情的态度[5][6],万历三十三年九月十四日(1605年10月25日)再贬王肯堂为秀水县县丞[7],次年,因吏部侍郎杨时乔举荐,补南京行人司司副[8],三十九年累升南京礼部郎中,四十年五月官至福建布政司粮储道参议[9],四十一年调浙江参政,分守宁波[10],八月因病未赴任而卒,享年六十五[11]。与传教士利玛窦有往来[12]。
Remove ads
家庭
曾祖王瀚,义官,赠兵部主事。祖父王臬,正德丁丑进士,山东副使。父王樵,字明逸,号方麓,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丁未科同进士,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13]。兄王启疆,以漳州府学教授升彰德府涉县知县;弟王干城、王岳陞,俱为诸生。
著作
其父王樵著有《读律私笺》二十四卷[14]。王肯堂以此书作为基础[15],完成《律例笺释》三十卷[16]。该书集诸家之说,舍短取长,不仅解释精确,还注重律文与律例结构的分析,这对清朝律典,尤其是《大清律集解》的影响较大[17]。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因为母亲生病,群医莫衷一是,不得要领,王肯堂因而启发学医之心,常夜读医籍,精研医理,并曾投身苏州名医薛延卿门下学医。复因妹妹罹患重疾,亲自将其医好,遂为人知,上门求医之人不绝。能做眼窝边肿瘤切除手术,又能治愈疯疾。历11年编成《证治准绳》44卷,凡220万字。另著有《医镜》4卷、《新镌医论》3卷、《郁冈斋笔尘》等,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今人辑有《王肯堂医学全书》。
王肯堂是明末高僧紫柏真可的弟子,专攻唯识而不涉余宗,以唯识的立场,采用唯识系的经论,作为注释的依据。王肯堂著有《成唯识论证义》,在明末诸家的唯识著述中最为杰出。[18]:195、188另外,王肯堂还撰有《因明入正理论集解》、《八识规矩集解》、《参禅要诀》。[19]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