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瑞安街 (台北市)
臺灣臺北市市區的街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瑞安街为台湾台北市市区的街道,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全境位于大安区;北端始于台北捷运大安站后方,先是往南约200米后,转向西南方向,穿过复兴南路二段,直到和平东路二段为止,全长约1公里。
历史文化


瑞安街过去曾属于台北市东区南北向的主要道路安东街的一部分[1],这条道路早在清治时期就已存在,由于过去位于台北城以外的道路大多沿着水圳道开辟,安东街即是沿着第一雾里薜支线如此的随兴贯穿于当时台北的东部区域中,在日治时期的“台湾堡图”中已经能见到他的踪迹[2][3],在当时也是本地区唯一南北向的连通道路[4],也因此街道内商家林立,车辆与行人络绎不绝。
1975年因复兴南路辟建信义路至和平东路之间的路段,原本安东街自忠孝东路至信义路之间的路段经拓宽后成为复兴南路的一部分[5],导致安东街被分为位于忠孝东路以北的北段与信义路以南的南段;因此安东街南段改名成瑞安街[4],名称则源自中国浙江省的瑞安县(现在的瑞安市)。
瑞安街起点原本位于现在的信义路与复兴南路路口的东南角,1988年为兴建台北捷运大安站被征收,使得瑞安街出现门牌号码断头的怪现象。瑞安街中段与复兴南路的交叉路口,也由于在1990年代被征收供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大队大安中队复兴分队(1999年成立,2002年启用)使用,使得街道无法直接穿越复兴南路。而1987年新辟新龙公园于瑞安街214巷旁,更直接占用了瑞安街的部分路段,使得整条瑞安街可以说是柔肠寸断。
- 反民墓地
现在的瑞安街256巷内在日治时代中期曾设有“反民墓地”,包括罗福星、陈阿荣、赖来、张火炉、李阿齐等多位参与苗栗事件的抗日人士于台北刑务所处刑后曾被葬于此地,直到1952年才将遗骸迁至苗栗大湖义民庙[6][7]。
- 日式住宅群

日治时代末期在瑞安街南段靠近现在和平东路附近的区域,开始有民间营造商营建日式住宅群及住宅团地,此区域后来被称为三笠町;但随着城市的开发,大多当时的住宅都已被拆除重建,目前仅有位于264巷16、18号的两栋建筑在战后因做为国立台湾大学教师宿舍使用而被保存至今,这两栋建筑已于2014年被列为台北市文化资产[8]。
- 名人住所
瑞安街周边在战后时期曾经住着许多文学人士与将军,包括散文作家梁实秋、陈之藩、夏元瑜、姚宜瑛、诗人夏菁都曾居住于瑞安街北段附近[9][10]。而在现在瑞安街与复兴南路二段111巷巷内(消防队对面)原有四户平房(部分已遭改建为停车场)过去都曾是将军官邸,曾住在此区域的将军包括曾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部长的陈大庆上将[1]、郑为元上将[11],及在中华民国空军官方纪录中拥有击落最多敌机纪录的柳哲生少将(现址为89号)[12]等。
1961年发生遭当时媒体密切关注的瑠公圳分尸案,由于凶手及死者住所紧邻瑞安街(当时仍为安东街),初期侦办期间在目击证人提供线索后,警方曾密集在瑞安街周边进行调查,也造成包括柳哲生将军之家仆等部分附近居民一度受到冤枉成为嫌疑人。[12]
瑞安街内目前也是许多名人居住的地方,包括蔡依林、萧亚轩、蓝心湄、桂纶镁、吴宗宪等知名艺人[13][14][15],政治人物罗文嘉所经营的水牛书店也位于此处[16]。
Remove ads
沿街设施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