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生命面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命面包是香港的一种面包,于1960年由嘉顿出品,是一款加入维他命及矿物质的面包[1]。这款面包在推出时售价低廉,能够为收入不高的基层市民补充所须的营养,1970年代的香港政府也曾经使用“生命面包”作为赈灾粮食[2]。
起源
在1950年代及1960年代,由于香港经济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市民仍要为基本温饱而奔波[3],面包生产商嘉顿认为香港市场需要容易保存、食用方便,又有营养的面包[4],于是在1960年推出一种加有维他命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的面包[5],并命名为“生命面包”,其名称寓意健康和成长[6]。在1960年代生命面包的售价为每个港币7角,其较低的售价能让基层市民可补充营养。生命面包采用蜡纸包装,利用蜡纸的防潮湿特性,令生命面包较容易保存[7]。
1962年10月,邻近嘉顿面包青山道厂房的深水埗新围村发生火灾,嘉顿面包向灾民捐助537件生命面包[8]。在1970年的圣诞节,嘉顿在工展会摊位举行义卖“生命面包”一天,把当日卖出生命面包的收入捐给香港公益金[9]。香港在1970年代经历多次天灾,香港政府亦以“生命面包”作为政府免费提供给市民的赈灾粮食,让受灾市民能得到基本温饱,渡过难关[1]。
生命面包在电视广告的歌曲,“生命,生命,这好家伙,何时我也说它不错”[6],其经典旋律,更是街知巷闻。现在“生命面包”被视为香港一款老牌平价面包[10],有传媒指这款面包是陪伴香港人成长的食物[5][11],其蜡纸包装所采用的方格条纹,亦成为生命面包的象征,更被不少服饰和精品等加入到设计当中[5][12]。嘉顿曾于2016年为推广生命面包,而推出了限量版“生命面包专用”焗炉,但须要在限定时间内集齐嘉顿指定面包产品的包装换购[13],换购价220港元,其中5元捐出予慈善团体[14]。
Remove ads
制作
生命面包的主要材料和制作方法与一般白面包相仿,但在过程中会加入多种营养素。先将面粉与水及糖混和,并加入脱脂奶粉、食用油、营养素和添加剂[15],以及发酵所须的酵母[16],搓揉成为面团,然后经过第一次发酵,之后将面团分割及进行面团塑形,再进行二次发酵,然后入炉烘焙,出炉后随即冷却,再将长条形的面包切片,之后进行包装。由于生命面包在制作过程中是没有金属盖盖着面包,因此面包顶呈圆拱型。为防在制作过程中有异物掉落面包,所以面包在出厂前会先经金属探测器检查,之后才运送到售卖点[17]。由于生命面包须要方便保存和携带[6],所以该款面包含有防腐剂。在2018年曾经有香港传媒从香港市面购入9款白面包进行存放测试,结果发现当中有4款经过12天仍未见有发霉现象,而生命面包是其中之一[18]。
款式及包装

生命面包至今共有四款口味[19][5],分别是原味、蜜糖鸡蛋、生命麦包及生命面包(含蛋白质)[2][20]。
- 注:HK为在香港工厂制造,GD为在东莞工厂制造
香港警方“生命面包”论

香港在2019年年中发生反送中运动,在11月爆发香港理工大学冲突[21],香港警方包围香港理工大学校园,被指触发人道危机[22][23][24][25],警方并使用扬声器多次向校园内广播打心理战[26]。《众新闻》在11月21日拍摄到警方在理大校园外围用扬声器广播时[27],警方称示威者如基层市民、拾荒者和老人家一样[28],只能吃“冷冰冰的生命面包”,是好可怜的一件事[5],而自己下班后可北上深圳吃“海底捞”火锅及喝冰冻的啤酒[28]。部分网民在11月22日中午于中环、太古、观塘和九龙湾等地发起“和你 Lunch”活动[11],吃生命面包声援理大留守示威者[29]。有市民认为面包一直是生活中重要的食物[30][31],批评警方的“言论歧视老人和穷人”[32][33][34]。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