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面粉

由小麥磨成的麵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麵粉
Remove ads

小麦粉[1](英语:wheat flour)或小麦面粉[2],常简称面粉,是一种由小麦研磨而成的粉末。在汉语中,若“面粉”不另加说明,则特指“小麦制面粉”[3]。其它谷物(如大麦燕麦荞麦黑麦)的粉末则称为谷粉,但也可简称面粉。

Thumb
多功能面粉
Thumb
黄豆粉不属于一种面粉
事实速览 每100 g(3.5 oz)食物营养值, 热量 ...

历史上,面粉大洋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中东印度北部北部非洲文化中重要的食物原料之一,也是他们文化中面包及糕点的主要成分之一。现今,由于中国印度、和美国这三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所消耗的主食也为小麦面粉,故(小麦)面粉的产量较其他谷物的谷粉产量要高出许多。

面粉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品原料之一,经常需要加水制作为面团,再食用。面粉承担了人类食物中的“主食”和“甜点”的大部分,例如各种面包、馒头、蛋糕、面条、饼、饼干等均由面粉制作。

Remove ads

历史

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地层,大约距今三万年前,已有将小麦磨粉制成发酵的粮食饼之考古证据[4]。小麦和大麦在新月沃土驯化,再把谷物磨成面粉所制成的面包,大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成为主食,研磨谷物效率较高的转磨于公元前6世纪在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出现,之后随罗马帝国的扩张被引入到地中海东部的小亚细亚黎凡特,至4世纪水力磨坊能够大量生产面粉,面粉成为欧洲和近东地区最重要的粮食[5]

小麦种子与种植技术从西南亚传到欧洲、北非、和印度次大陆,并在约五千年前传入中国。中国在刚广泛种植小麦时,陶器青铜器都已成熟,但缺乏石磨,以至于先秦华夏民族可能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只能将完整麦粒蒸熟或煮熟成麦饭来吃,口感与风味欠佳,不利于小麦在中国推广[6]。直至战国时代石磨在中国出现,到东汉开始在民间得到广泛应用,研磨面粉的技术在魏晋时期逐渐成熟[5],遂发展出面条馒头等美味的面食,才有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以小麦为主食[7]

Remove ads

种类

依面筋分类

面筋,是指使生面团具有筋力的物质(麸质麦麸)。实际上筋力高低主要取决于面粉中的蛋白质含量的高低。越“高筋”所产生的弹力和粘性则越高,反之则越低。

面粉可以分为特高筋面粉高筋面粉中筋面粉低筋面粉无筋面粉。五种面粉的分别在于其黏度的不同。

特高筋面粉

蛋白质含量为13.5%以上。适合各种意大利面条细面笔管面宽面贝壳面螺旋粉)、中式的油条、日本的乌冬面和伊斯兰世界以及印度的馕饼,因为其有嚼劲、弹力惊人、有极大的发酵香味。

高筋面粉

蛋白质含量约12.5 ~ 13.5%,蛋白质含量高,因此筋度强,适合各种西式面包匹萨饼皮。因为其韧性较高,经烘焙后蓬松厚实、有小孔、仍得保持形状,极度适合添加巧克力、奶油、肉桂粉、奶酪、果酱等其它食物。

中筋面粉

蛋白质含量为9.5 ~ 12.0%,适合绝大部分咸味的中式面食和小部分中式甜点,包括包子馒头中式面条饺子小笼包等,属于最万用的。在欧美国家没有中筋面粉的情况下,也可使用高筋和低筋混合制成。

低筋面粉

蛋白质含量在8.5%以下,因此筋性亦弱,质地更加柔嫩顺滑,多用来做蛋糕司康美式松饼丹麦饼干等松软糕点。
如果找不到低筋面粉,可选那些颜色较为白的普通面粉,因为漂白过的面粉或混入20%玉米粉的面粉筋性会相对较低。或者向面粉中加入还原剂食品添加剂,如山梨酸抗坏血酸),作用机理是使得面粉中蛋白质分子的二硫键断裂,形成硫氢键,从而降低了面粉筋力。或者添加蛋白酶,作用机理是切断面粉中蛋白质的肽链,从而降低面粉筋力。
是一种完全不含蛋白质的面粉,又称澄面,适合各种要追求透明感的食物和日式甜点(即和菓子),例如广式饮茶中的水晶虾饺老鼠粄肠粉和台湾的粿[8]

依质地分类

按照质地分,可以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按照面包生产的要求,使用筋力强、面筋含量高的硬质小麦最好,而软质小麦适合做饼干、蛋糕、点心等。

  • 硬质小麦其断面为玻璃质,面筋含量高,筋力好;
  • 软质小麦断面为粉质,面筋含量低,筋力弱。

小麦按照播种季节也可分为冬小麦春小麦

中国面粉分类

分为通用面粉与专用面粉。

通用面粉

1952年7月中国粮食公司统一面粉规格牌号:头等粉,即红富强,出粉率55%;二号粉,即绿建设,出粉率81%;三号粉,即蓝生产,出粉率27%。1953年12月31日,粮食部颁发《全国稻米和麦粉加工的一般标准方案》:凡根据麦粉加工标准生产的面粉,统称“标准粉”,各省不得使用“八五”等名称。1956年7月17日,粮食部在发布的《加工粮检验标准(草案)》中规定小麦粉分为特制粉、标准粉、次等粉、全麦粉4个等级。1963年12月则规定分为特制粉、标准粉、普通粉、全麦粉4个等级。1978年1月改定为特制粉、标准粉、普通粉三个等级,定为国家标准。1987年4月1日实施国家标准的面粉为特制一等粉(原富强粉、特制粉)、特制二等粉(原上白粉)、标准粉、普通粉。1988年7月1日实施国家标准,面粉又增加特制一等高筋小麦粉、二等高筋小麦粉和低筋小麦粉。

  • 特精粉:制作高档食品的特级精制小麦粉。
  • 特一粉:富强粉、特制粉
  • 特二粉:上白粉
  • 标准粉
  • 普通粉
Remove ads

成分

面粉是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以及少量的维生素和酶类。

淀粉约占75%。制作面包时,淀粉在酸和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糊精、高糖、麦芽糖和葡萄糖,参与麦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赋予面包的色泽和风味,同时也为酵母提供食物。

小麦中的蛋白质含量约为8%-16%,包括四种:麦谷蛋白麦胶蛋白麦球蛋白以及麦清蛋白。其中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两种合计占蛋白质总量的80%左右,是形成面筋的主要成分。

小麦中的酶主要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氧化酶。淀粉酶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通常面粉中β-淀粉酶足够,而α-淀粉酶含量不足,需要额外添加。

面粉改良剂

用于制作面包

向面粉中加入水和面后,反复机械揉压面团,再把面团放置若干小时醒发,可以增加面团的弹性、韧性与筋道。其作用机理是把面团中的蛋白质的硫氢键氧化为二硫键。二硫键越多,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结合起来形成大分子网络结构,增加面团持气性、弹性和韧性。氧化过程还可以降低面粉中蛋白酶的活性,从而保护了面团的筋力和工艺性能。氧化过程还能分解面粉中的植物色素(类胡萝卜素),从而漂白了面粉。

因此,也可在和面前加入氧化剂(食品添加剂),从而提高面团的筋力。

酵母食物,是给面团中的酵母提供营养的物质。包括铵盐、钙盐(如硫酸钙)、乳化剂、酶制剂(主要是α-淀粉酶)。

参见

各类食用淀粉

更多信息 原料, 名称 ...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